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安排(通用10篇)

教学计划3天前

本学期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涵盖跑、跳、投等项目,并引入田径、体操和球类等多样化训练,以引导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基本运动技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将因材施教,灵活调整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计划重视课堂纪律与安全,鼓励深入的思想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运动习惯。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校园竞赛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健康第一的理念,力求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致力于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在原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革,明确了“健康优先”的核心思想。

二、班级情况

六年级共有228名学生,其中男生101人,女生127人。他们在身体素质和纪律遵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精心组织,做到因材施教。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升学的压力,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体育课程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健康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常识。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走和跑的正确姿势,掌握助跑、投掷沙包、垒球或推锅球等动作以增强爆发力。学生还将学习攀爬、支撑、倒立等基本动作,改进他们的动作姿势与能力,并学习篮球的基本运球、传接球及投篮技巧,进行简易比赛。

应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扎实推进小足球队的训练,从最基础的技术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对足球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

1、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态度,积极参与体育课,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2、上课时要求穿着轻便、整齐,严格遵守着装规范,避免携带钢笔、小刀等危险物品,并按时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保持快、静、齐的队形。

3、课堂期间必须遵循教师的各项要求,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教学器材。

4、要严禁无故旷课或缺课,听从老师的指挥,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性格各异,身体素质、纪律遵守等方面表现不同。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较为叛逆,急于探索新鲜事物,因此需要采用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六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升学压力,学习负担较重,因此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例如增设趣味项目、球类活动和自主锻炼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掌握简单的锻炼知识及方法,学习一些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积极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传统民族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运动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基本运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各项基础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倡导自觉遵守规则和团结协作。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进行田径、体操和球类的学习。

(2)教学难点

田径和体操的技巧训练。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包括:

(一)体育与卫生基础知识

(二)运动技能

(三)身体健康

(四)心理健康。

教材内容丰富,除了常规的跑步、跳跃和投掷教学外,还涉及体操、武术和球类等多个方面,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体育与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结合课堂讨论。户外课堂主要强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目标。

五、教学与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加强思想教育,增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认真听取他人的课堂教学,吸取经验教训。

3、每堂体育课都要认真上好,充分贯彻课改精神,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4、结合学校的趣味体育发展路线,制定趣味体育游戏,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5、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勇敢、顽强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重视能力的培养,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新学期里,我将秉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制定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体育教学主要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内容涵盖跑、跳、投等多个方面。在跑的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速度和耐力,通过耐久跑和短跑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跳的环节,以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为主,例如:跳远、跳高等;力量的训练主要通过各种投掷项目,如投掷实心球;技巧方面则通过基本的体操和垫上练习进行训练。

二、教学目的

本学期的体育教学旨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体质,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包括:

1、掌握基本的卫生与保健知识,了解简单的急救措施和体育相关知识。

2、掌握快速跑和耐久跑的动作技巧,强化1分钟跳绳的训练标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3、通过一系列锻炼,确保学生的运动能力稳步提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依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六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快速跑、耐久跑、跳远和投掷。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身体姿势的正确性。在教学中,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与力量。

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如下:

1、跑步与游戏

2、跳跃与游戏

3、投掷与游戏

4、小篮球的基本技能与游戏

5、韵律操与游戏

6、武术的基本技能

7、体育与心理健康

8、考核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快速成长阶段,个体差异显著,包括身体素质、遵守纪律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同时又略显叛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多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考虑到升学压力的增加,可以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一些趣味性项目和自主活动,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提高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学习一些基础的锻炼方法及运动、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2、掌握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各项技术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勇敢顽强、不怕失败、遵守规则和团队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规范课堂行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2、重视田径、体操和球类的学习。

(2)教学难点

田径与体操的技巧掌握。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涵盖体育卫生基础知识、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既有跑、跳、投的常规训练,也包含体操、武术和球类的多种运动选择,全面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注重课上讲授配合课堂讨论,在室外授课时则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力求实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

1、认真备课,持续优化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

措施

3、充分利用每一堂体育课,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4、结合学校的趣味体育发展方向,设计多样的趣味体育游戏,提升体育活动的吸引力。

5、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勇气、坚韧和向上的精神,重视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自控能力方面已经有所提升,但情绪波动还是比较明显。此阶段的学生运动能力不断发展,但运动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相对较弱。他们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较强,对学习的兴趣容易被激发。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践,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树立健康与愉快生活的理念。适当地参与运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韧的意志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并掌握基本的锻炼知识与方法,熟悉一些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树立认真锻炼身体的良好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和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巧,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各项基本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不骄傲的优良品质,同时遵守规则,强化团结与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

跑:

①、了解障碍跑、蹲踞式起跑和50米快速跑的基本动作。

②、训练快速反应,迅速起跑,并在起跑后加快步频和步幅。

跳跃:

①、掌握蹲踞式跳远与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②、做到助跑迅速,起跳有力,动作流畅。

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多次练习。

投掷:

①、知晓上步和助跑投掷垒球的基本动作技巧。

②、能够将助跑与投掷动作协调流畅地结合起来。

球类:

①、了解小篮球和排球的基本练习方法和要求。

②、能够运用篮球的基本动作参与小型篮球比赛,并能正确进行排球的基本准备和双手垫球动作。

③、在练习中体会球类运动的乐趣,并激发兴趣。

考核: ⑴ 400米跑 ⑵ 肺活量测试 ⑶ 立定跳远 ⑷ 50米跑 ⑸ 实心球投掷 ⑹ 篮球、排球垫球练习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3、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

体操技巧、五步拳的学习,以及学生耐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根据本学期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以下措施:

2、通过体育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3、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确保安全。

4、通过奖励措施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纪律。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学生虽然不够重视锻炼,却依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另一些学生即便努力训练,却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现象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同时在评价体系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教学分析。

根据《大纲》的规定,小学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保健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增强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队列队行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根据指令进行站队。

2、帮助学生熟练掌握50米、10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跳高等项目的技术要领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能在锻炼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特别是耐力和力量方面的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方法措施

1、精心制定教案,认真教授每一节体育课,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提升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让每节课都富有意义,使学生有所收获。

3、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和设施,加强学生在活动中的技能教学。

4、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增强其体能。

5、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6、强化体育课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活动安排

九月

进行队列队行训练,复习基本的体育知识

十月

进行跑步训练,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速度

十一月

进行队列队行训练,增强学生的爆发力

十二月

进行投掷训练,提升学生的臂力

一月

开展其他球类项目训练和期末总结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身体状况,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巩固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

2、增强学生对个人健康和集体健康的责任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运动、民族传统体育以及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巧,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4、培养学生对各项基本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塑造勇敢、顽强和和谐合作等良好品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

二、学情分析:

六(4)班共有5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对体育课充满了热情。然而,对于刚刚接触体育的新同学来说,培养他们的兴趣以及发掘潜力是当务之急。本学期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点关注广播操训练质量以及课堂纪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大纲》明确规定了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和体质,推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的任务

1、目的: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尽可能挖掘和培养体育人才。

2、任务:

①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身体,增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②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科学选材,组建田径训练小组。

③在德育方面进行教育,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爱国精神。

五、教学措施

1、做好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计划顺利推进,严把备课、上课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2、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全面参与。

3、坚持不缺课、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各项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的指挥。

4、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故意损坏各种体育设备,课后按要求归还器材。

5、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分组形式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6、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

六、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1、足球基础知识,2、篮球运动介绍,3、少年拳术

第二周:1、水漂运动,2、双龙抢珠,3、隔人追逐

第三周:1、分腿跳,2、人体神经系统,3、悬垂训练

第四周:1、陀螺抽转,2、三球同边,3、冲过火力网

第五周:1、高矮胖瘦,2、绕杆跑,3、抢运伤员

第六周:1、跳与钻,2、五角星跑,3、后退跑

第七周:1、侧向投掷,2、脚变智胜,3、旋转抛物体

第八周:1、圆圈接力跑,2、考核(仰卧起坐),3、往返跑

第九周:1、快速触摸,2、交通站,3、十六步舞

第十周:1、投篮技巧,2、领先跑,3、小球比赛

第十一周:1、足球射门,2、夺球战,3、实战比赛

第十二周:1、击掌变化,2、比试技巧,3、智取游戏

第十三周:1、万水千山,2、考核,3、运动损伤的了解

第十四周:1、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2、跳绳练习

第十五周:1、青春期的体育卫生知识,2、长跑卫生,3、蛇形跑练习

第十六周:1、预防运动性昏厥,2、抛接球,3、考核

第十七周:1、期末考试(笔试),2、期末总结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8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将充分贯彻教育理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定本学期六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所示: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同时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包括:

①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体育常识。

② 熟练掌握快速跑和耐力跑的技巧和动作要领。

③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④ 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均处于最佳提升期,尤其是大肌肉群的发展将逐步转向小肌肉群的协调与发展。本年级是素质提升的重要时机,相应的训练量应适度增加。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包括:

① 体育基础知识。

② 各类运动技能。

③ 身体健康知识。

④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丰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主动锻炼,以实现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目标。

四、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1、精心备课,确保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2、各节课应有明确的目的和收获,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3、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和设施,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4、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5、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6、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1—2周:教学常规、队列队形练习、广播体操复习。

3—4周:队列队形、步伐训练与身体素质恢复。

5—6周:耐力跑和障碍跑的训练。

7—8周:跨越式跳高的技巧学习。

9—10周:接力跑的训练与练习。

11—12周:跳绳技巧的掌握。

13—14周:投掷项目的训练。

15—16周:技巧训练,低单杠的使用。

17—18周:软式排球与自然地形跑的结合训练。

19—20周:期末综合检测,检验学习成果。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9

周 次 第一内容 第二内容

第一周 健康课:基础卫生知识

复习体能训练 游戏:接力赛跑

全队列练习

第二周 测试:身高和体重 自主选择游戏

双脚跳 游戏:投沙包

远投练习 游戏:抢种活动

第三周 50米折返跑 游戏:拔胡萝卜

跳跃训练 游戏:咯吱游戏

篮球技能—传球技巧 游戏:传球接力赛

第四周 评估:立定跳远

乒乓球训练 游戏:收集水果

400米走跑交替 了解体育器材

第五周 羽毛球基础技巧 游戏:长途接力

篮球技能—上篮技巧 游戏:蛇形接力

健康课:认识身体的重要性

第六周 测试:身高与体重标准

短跑训练 游戏:推掌游戏

小皮球投掷 反应训练

第七周 健康课:拒绝烟草

塑料袋趣味玩法 游戏:击球游戏

加速跑训练 游戏:昼夜互斗

第八周 50米短跑 游戏:抓尾巴

测试:50米快速跑

游戏:抢种活动

第九周 健康课:意外伤害的预防

木块踢击 游戏:攻防战

花样加速跑 游戏:大追逐

第十周 健康课:青春期身体变化

往返跑训练 游戏:推车赛

50米×8往返跑 游戏:抬轿子

第十一周 健康课:环保意识

均速跑训练 游戏:拉力赛

测试:50米×8往返跑

第十二周 垫上运动技巧 游戏:炸弹游戏

高抬腿训练 游戏:突破敌防

健康课:蔬菜的营养价值

第十三周 柔韧性训练 游戏:赛车

坐位体前屈 游戏:气排球对抗赛

测试:坐位体前屈

第十四周 健康课:关节损伤与急救

小球玩法 游戏:接力赛

追逐跑训练 了解器材

第十五周 健康课: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仰卧起坐训练 游戏:滚动球

测试:仰卧起坐

第十六周 健康课:培养良好学习心态

期末项目补测(1)

球类运动大赛

第十七周 投远比赛

期末项目补测(2)

第十八周 健康课:调整心理状态

游戏课

投准比赛

第十九周 机 动

第二十周 机 动

注:因天气、假期和特别原因,计划会有所调整

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1、以《小学体育工作条例》为基础,指导小学六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

2、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

3、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六年级体育教学的全面提升。

二、总体目标

1、逐步探索合适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小学体育工作条例》。

2、以教科研活动为引导,推动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3、努力塑造校园体育特色,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特长的学生。

三、具体工作

1、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建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体育工作管理形成统一的体系。由校长、教务主任、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协作,逐级制定并下达工作计划,最终进行总结评估。我们将在工作中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力求实现体育教学的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2、强化六项认真

本学期,将坚持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六项认真,确保工作常态化,做到检查与自查相结合,体育教师需关注学生安全,力争杜绝事故发生。教师应严格遵循《教学工作常规》和《师德规范》,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

3、加强教科研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认真撰写课题计划和教案,并在日常教学中围绕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将组织教师参观兄弟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观摩学习。

4、丰富课外活动

1、持续加强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进一步规范广播体操的训练,同时举办全校广播操比赛。

2、每年进行一次身体素质五项测试,并做好数据的登记、分析和总结。测试项目包括:50米、50米接力、立位体前屈、跳绳(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

3、开展一年一次的达标测试,做好记录和达标项目包括:1分钟跳绳、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

4、根据校园特点与教师特长,组织校级体育兴趣小组和田径队。保证每周三、五有1.5小时的训练时间,并参加镇、区的各类体育比赛,老师要在训练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四、确保体育经费,完善场地和器材

我校操场面积约为200米,尚未达到标准场地要求。今年为器材室添置了新器材,以保证体育课和运动队训练的顺利进行。

五、认真组织校园内的小型体育竞赛活动

通过各类体育竞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每周组织大课间活动,同时根据局的安排,每周三开展社区体育兴趣活动,如跳绳、田径、排球、棋类和大合唱等,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自愿选择。

六、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

1、队列队形训练

2、广播体操

3、跑步与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

4、跳跃与游戏(各类跳跃活动)

5、投掷与游戏(多种抛掷活动)

6、翻滚与攀爬练习

7、技巧与器械练习

8、对抗性活动与游戏

9、韵律活动与简易舞蹈

10、小球类运动基本技术与游戏

11、韵律活动与简易舞蹈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安排(通用10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584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