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家长参与教育工作计划
小班教育教学中的家长工作计划旨在协调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家园共育,提升教育效果。具体工作安排包括:开展新生家访,召开新生家长会,设置“家长交流园地”,建立“家园联系册”,举行亲子活动,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教师需与家长建立信任与支持的关系,关注孩子的发展。月工作安排则涵盖九月份的具体活动,如传达新生家长会信息、准备孩子替换衣物、收集宝宝照片及带花草入园等,旨在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并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与沟通。这一系列措施将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在小班教育教学中,家长工作计划应根据我班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学期,我们致力于协调好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彼此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双方在幼儿教育上的共识,从而积极合作,实现家园共育,充分发挥1+1>2的教育效果,推动每个孩子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的成长。
二、具体工作安排:
1. 在开学之初,做好新生的家访工作,和新生进行初步交流,了解每位新生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入园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召开新学期的新生家长会,使家长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家长工作及其他活动有更全面的了解。
3. 设置“家长交流园地”,每周定期更新内容。在“家长交流园地”中,介绍近期的活动安排以及国内外幼教的新动态和理念。
4. 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幼儿在园的相关情况,按周反馈,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园内生活。鼓励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提出对教师工作的建议和期望。
5. 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观,了解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并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促进家园合作。
6. 通过家访、约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及接送时的充分沟通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实现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7. 教师应始终关注、关心孩子,以尽责的态度去开展工作。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与支持的合作关系。
8. 期末撰写幼儿成长报告单,及时反馈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三、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召开新生家长会,及时传达信息。
2. 为宝宝准备一套干净的替换衣物,以便需要时更换。
3. 收集几张宝宝的照片,帮助宝宝识别自我的标记。
4. 带一盆花草到教室,增添美丽的氛围。
5. 鼓励宝宝带一件心爱的玩具入园,帮助他们缓解入园时的焦虑情绪。
6. 定期更新家长交流园地,让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活动动态。
7. 设立“家长联系册”,每周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表现。
8. 结合教师节举办家长咨询会,促进相互了解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