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规划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内容包括位置、时间、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民币、加减法、图形及乐趣探索。教学重点在于时间的理解与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教材编写依据《标准》,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旨在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数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态度,力求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班级情况分析显示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存在部分学习困难者,因此教师需有针对性地辅导。教学措施包括创新授课、因材施教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课时安排明晰,重点内容分配合理,确保学生达成学习任务。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共分为8个单元:
1、位置。
2、时间的认识。
3、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4、人民币的认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第一部分)。
6、图形的认识。
7、100以内的加减法(第二部分)。
8、乐趣探索。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时间的认识。
2、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编写意图
本教材的编写,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基于对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总结进行编排。旨在使教材结构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材料与环境。继承现行教材中的优秀经验和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理解和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掌握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意义,能熟练数出100以内的数并进行读写,知晓100以内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用这些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整十数,经历与同学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用加减法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懂得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晓1小时=60分钟,懂得珍惜时间。
(6)探索一定图形或数的排列规律,初步形成欣赏数字之美的意识。
(7)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的过程,能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8)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
(9)养成认真作业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用数学思维观察事物,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周围数学元素产生好奇,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逐步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6名学生,大多数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但也存在部分学生能力较弱,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以确保每位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六、教学措施:
1、勇于创新,认真授课。
2、因材施教,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3、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目标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拓宽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学生的知识面。
5、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七、课时安排
1、位置:4课时
2、时间的认识:12课时
3、1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4、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5、100以内的加减法(第一部分):15课时
6、图形的认识:4课时
7、100以内的加减法(第二部分):15课时
8、乐趣探索:6课时
9、总复习: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