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班课程安排与教学大纲
本国学班教学计划旨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主要目标包括引导学生树立做人原则,增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语文综合能力,激发创造力,培养毅力与坚韧精神。活动以经典诵读为核心,内容涵盖《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著作,每周三进行课程。教学原则强调灵活多样、因材施教,重在熟背和激发兴趣。为保障教学效果,将通过激励措施、定期诵读比赛、宣传经典名句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并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持续参与和热情,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校的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国学班教学活动,传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彰显中华传统美德,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开设国学班,给予学生做人原则的引导,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
2、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其对国学的理解。
3、激发孩子的潜能,尤其是右脑与潜意识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在识字、阅读、思维、判断和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
4、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毅力与坚韧精神。
三、活动基本原则:
面对经典,灵活多样,因材施教,顺其自然。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组织学生诵读和熟背经典,让他们在最佳记忆阶段,汲取中华文化的滋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素养。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其历史、文化、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面。④坚持日常诵读,培养学生的毅力与持久力。
五、经典诵读内容:
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必读诗词外,还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
六、课程时间安排:
每周三上午进行课程。
七、课程开设原则:
1、不必深刻理解,重点在于熟背。
2、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鼓励,若超过半数学生能流利诵读可进行下一篇。
3、坚持不懈,避免间断。
4、灵活教学,注重激发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六、保障措施:
1、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定期举办诵读比赛并给予奖励,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
3、利用班级展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推广经典名句,营造浓厚阅读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建立诵读评价体系,确保活动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5、定期举行诵读活动,评选“诵读明星”,以此激励学生的参与感与热情。
6、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活动进行适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