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1周前 (04-08)

本学期初中体育教学将依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核心理念,提升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针对初一新生的多样背景,教师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提升情绪稳定性。教学目标包括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及提高身体素质。具体内容涵盖队列与体操、快速跑、耐久跑、跳跃能力及球类运动等。教学策略强调改革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参与课外活动,培养良好锻炼习惯。安排课间操以展示学校形象,促进集体主义精神,并通过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进度涵盖田径、足球、篮球及体操等项目,持续到期末测试。

初中体育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理念

本学期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将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核心思想,积极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提升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生状况分析

作为新晋入学的初一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校风多样,师资力量和体育环境参差不齐。这种背景带来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差异、基础技能层次不一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他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仍需提升,情感丰富且波动,表现出较大的情绪不稳定性。在初一的体育教学中,需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相应措施,耐心引导学生统一认识,筑牢基础,使优秀的学生能树立新的目标,对于体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发挥特长,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深入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及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2、简要介绍田径运动及其相关规则;

3、认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4、掌握常用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二)运动技能

1、队列与体操:学习原地队列、行进间队列,第一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和徒手体操;

2、快速跑技能:各类跑步练习,快速跑的不同距离,接力和追逐跑游戏,树立正确的跑步姿势;

3、耐久跑技能:掌握正确呼吸方法,进行不同距离的自然地形跑,定时和定距跑,800米至1000米的耐力训练;

4、跳跃能力与跳高技术的提升:理解纵向跳跃的概念,进行多种弹跳练习,助跑摸高和跨越式技术的介绍和训练;

5、球类运动技能;

(三)体能发展

1、增强速度素质:通过快速跑技能,结合多种跑步形式进行训练;

2、提高耐力素质:结合耐力跑技能,进行不同距离的耐力练习和跳绳等活动;

3、增强跳跃能力:结合跳高技术,进行多种跳跃练习;

4、力量素质提升:运用负重健身练习;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改革

1、深入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教学理念。

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4、实施民主教学,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5、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调整评价方式。

6、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

2、坚持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3、开展班级体育锻炼,激励学生广泛参与,提升他们的锻炼热情。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发展个性,促进自觉性和经常性的锻炼。

(三)课间操安排:课间操是学校形象的展示,能够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校与体育教师共同监督并开展广播操。

(四)开展探究式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探索和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包括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探究学习中理解动作概念,提升自我探究的能力。

附: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至第四周:第一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第五周:田径——快速跑

第六周:田径——蹲踞式起跑

第七周:田径——跨越式跳高

第八周:足球——熟悉球性练习

第九周:足球——踢停球基础练习

第十周:足球教学比赛

第十一周:篮球——胸前传接球

第十二周:篮球——行进间运球及原地运球

第十三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

第十四周:篮球——教学比赛

第十五周:体操——技巧训练

第十六周:体操——单杠训练

第十七周:田径——中长跑练习

第十八周:期末考核项目训练

第十九周至第二十周:期末体育测试

测试项目:400米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9119.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