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期教学研究计划
新学期,我校将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实施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要点包括强化校本培训,规范教学行为,推进课堂改革,创造师生特长发展空间。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学习与实践,开展教研活动,确保日常教学遵循规定,有效促进教学管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加强教学监控,落实量化考核,确保课堂教学规范与平衡发展。学校将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如课堂开放日和特色体育活动,以展示教学成果并促进家校合作。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将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以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为根本出发点;以学习研究、检查督导为主要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形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要点
1、强化校本培训,通过学习、研究、实践、指导、训练及竞赛等多样化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团队。
2、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和课例检查的力度。
3、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4、创造师生特长发展的空间,通过各种竞赛活动促进师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
(一)、做好校本培训,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而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也与教师息息相关。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依照我校的实际情况,坚持“骨干引领、同伴助学、自我反思、主体发展”的策略,以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1、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本学期,我们将加大培训学习的力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学校提供电脑,旨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随着教学需要进行摘录和学习。
2、加强实践与反思,倡导勤观察、多撰写。
教师应积极撰写教学叙事、典型案例、学术论文及教学随笔等,将撰写视为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本学期,教师需每月撰写一篇教学随笔,并提交一篇教学案例或论文(与教研活动相关)。
3、开展问题导向的教研活动,倡导互通有无。
本学期将全面推动教研工作与活动: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各教研组需开展系列专题活动,重点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例如,语文组可聚焦于写字、阅读和习作的教学;而数学组可重点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研组长需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并妥善安排活动的内容、形式(理论学习、观课议课、经验交流)、时间和地点,并做好活动的记录。
1、各任课教师自主组织,确定主题。聚焦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杜绝形式主义;
2、利用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骨干教师应积极协助学校做好传带力度,促进整体教师水平的提升。活动内容可包括备课、听课和评课,同时鼓励师徒间的教育教学讨论。
3、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和平台,实质性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将对教师学习进行严格管理,学习结束后,教师需将学习笔记递交教务处核实;未请假缺席的情况将视为旷课。
4、各教研组在开学初需提交教研计划,每两周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组长负责组织及材料的收集;
5、配合教育办公室举办教学大赛,促进教师成长。
(二)、加强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
1、严格执行“三表”制度
①必须按照课程表进行上课,严禁随意调课。
②严格遵守上课时间,准时到达教室,严禁拖堂,教导处将加大查核力度。
③按体育活动安排组织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
2、切实执行“六认真”
①备课
三至五年级教师需依照要求认真备课,杜绝不备课或随意应付现象,教案应包含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导入语、过渡语、总)、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及教后反思等。作文应按篇备课。为了避免教学内容与教案不符,未来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时必须携带教案,以便检查。
②上课
课堂上语言应简洁、规范、知识准确,期间需做到“六不”,即不坐着上课、不抽烟、不接待客人、不接电话、不拖堂、不体罚学生。
③作业
作业(如算草、生字、作文、英语等)需按规定细致批改,作业量需适中,家庭作业务必做好布置和检查,教导处将每周进行检查。
④辅导
杜绝通过惩罚方式布置作业,建立学困生档案,做好补习工作,需课内外结合,此学期要加强对学生书写的要求。
⑤考核
语文、数学、英语将进行单元考试,确保每节课的知识点都清晰。
⑥总结
对测试情况进行全面各学科须认真完成此项工作,并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3、关注两头,促进各年级均衡发展。
作为起始年级的一年级,我们需高度重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在此阶段培养,若基础打得良好,学生将受益终生,教师也能受益匪浅。
4、控制辍学率,确保招生人数稳中有增。
5、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将继续利用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严格进行综合性、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开展自评及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实质发展。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及时将学生各类成绩和进步记录存入袋中。
6、加强教学监控,确保课堂教学有规范性。教学领导需深入课堂听课,课后及时进行交流、评价和指导。每次听课后要检查教师教案,每月进行总结。
7、本学期教学将进行“量化考核”。
四、挖掘学校特色工作,拓展校内资源。
1、本学期将利用大课间及体育课的时间,继续开展“跳绳”特色活动。
2、为了让家长及社会更好地了解我校,计划在5月份举行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届时家长可随意进入教室听课。希望各任课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向家长展示教学效果。
五、加强科研与教研工作,提高研究水平。
本学期,我校将在三、四、五、六年级推广备课与上课改革,实施“24字教学模式”。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案”,还需备好“学案”,即学生的预习作业。在上课时,将通过“互助小组”的形式(按学习情况与能力进行分组)进行教学,互助小组的设立有助于督促不爱写作业的学生及时完成作业。
六、组织各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七、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九月
1、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及“三表”。
十月
1、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会。
2、进行首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一月
1、组织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研活动。
2、进行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3、落实教学进度的检查工作。
4、组织期中质量检测,进行总结。
十二月
1、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公开课。
2、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
3、进行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六月
1、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
2、撰写、评选并上交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论文。
3、进行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4、各科完成授课,进行综合性检查。
一月
1、组织学生进行期末测试。
2、组织教师完成阅卷、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工作。
3、进行学校及个人学期工作各项材料需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