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体会与反思
幼儿园教师在保教工作中注重细节,尤其是在保育环节,意识到任何疏忽都可能影响幼儿的健康。教师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通过主题活动教授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比如正确洗手和节水。教师在晨间活动中引导幼儿,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自主探索,鼓励他们思考和自我反省,培养自主性。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温和的气质,营造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使幼儿能专注于各自的活动,减少冲突。这些师生互动和教育策略有效促进幼儿成长,体现出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们的幼儿园中,教师们对于幼儿的保教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在保育这一环节上,他们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任何保育上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我们班的教师在保育方面做得非常细致,这让我受益匪浅。教师在每个主题的教学中,都会将保育与教育有机结合。在关于“水”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不仅教授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还强调节水的重要性。例如,教师教孩子们在洗手后一定要甩干手上的水,以免冬天地面湿滑导致摔倒。刚开始时,教师会定期检查孩子们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但孩子们逐渐形成了自发监督的习惯,大家相互提醒,洗手后地面也开始干燥起来。教师在预见到孩子们要进行剧烈活动时,会提前为孩子们佩戴上汗巾。在晨间的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在搬运积木时很容易出汗,所以教师总是会给他们套上汗巾。甚至在外出活动时,其他班的孩子们都没有汗巾,而我们班的孩子们都很有准备,因为他们知道在开阔的地方会活动得更多。每天早上,当孩子们到达幼儿园时,教师都会提醒他们先喝水,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水分摄入,还对孩子们的身体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班这样注重幼儿保育的教师,让我深感佩服,我相信这也与我们班在年级中出勤率最高密切相关。
【经验二:自由活动中的教师引导不可或缺】
在幼儿晨间活动中,游戏区域设置在教师餐厅前的大型积木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幼儿园有这样的大型积木,孩子们都在玩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黄老师在活动中不仅要帮助孩子们挂上汗巾,还要兼顾安全问题,并进行晨间接待。游戏过程中,当晨晨和轩轩坐在箱子里时,王文楠用绳子拉着他们走,结果因为不小心两人摔了一下。黄老师及时发现,便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并教他们怎样才能避免摔倒。几分钟后,晨晨和轩轩逐渐学会了如何在箱子里保持平衡,不再出现摔倒的情况。在这样引导的氛围中,老师们不仅只是制止不当行为,而是给予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自主探索安全的玩法。教师的正面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经验三: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效教育】
我们班的三位老师都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细节教育。在晨操结束后,老师们在点名时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们回应“到”,而是与他们进行交流。例如,老师会问某个孩子:“今天星期几?”孩子们认真回答,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孩子们在日常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教师还会利用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孩子们的思考,比如询问他们今天午餐的菜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善于抓住教育中的小契机,帮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
【经验四: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在这个班级中,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孩子们的自主性非常强。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能够自然地组织自己的活动,彼此之间的互动频繁,几乎不需要教师的过多干预。比如,孩子们在吃完点心后会主动搬凳子围成一个圈,然后自发去玩区域游戏,教师完全不需要分配人数。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一次,一个小女孩用白纸、剪刀和胶水做了一个相框,做得非常漂亮,令我非常震撼。我想,她将来一定会在某个领域大有作为。培养孩子自主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这一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当孩子们出现坏习惯时,老师会鼓励他们自我反省,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经验五:教师的气质对幼儿有显著影响】
在我们幼儿园,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幼儿园会有许多的吵闹,但在我们班级却能感受到一种井然有序的氛围。孩子们在课堂上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扰。教师们的言语节奏也比较柔和,通常以中等音量与孩子们交流,当课堂上出现吵闹时,教师的声音从不大过孩子们。这样的环境让幼儿在学习中保持了高度的专注,减少了不必要的冲突。我与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认为这是因为教师本身营造了这样的安静氛围,孩子们自然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