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通用3篇)
本方案旨在通过“阳光共享,携手助残”活动,发挥区直机关党员志愿者的作用,服务残疾人群体,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活动对象包括持有残疾人证的特困人员,志愿服务小组将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如定期慰问、应急服务和日常帮助等,关注他们的生活、健康和心理需求。方案强调加强组织与宣传,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具体活动将由社区党员志愿者参与,涵盖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助力困难群众等多个方面,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篇1
为深入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区直机关党员志愿者在服务残疾人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区直机关工委与区残联近期将联合开展“阳光共享,携手助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宗旨
在区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发挥区残联等部门的协同作用,积极组织各服务小组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关注残疾人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通过精神关怀与实质帮助,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幸福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活动对象
1、区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小组
2、帮扶对象:石河镇、孟姜镇、一关镇各村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肢体、精神及视力残疾的特困人员。
三、活动实施
1、志愿服务小组与帮扶对象建立联系
在区残联的帮助下,依据《党员志愿者服务小组帮扶残疾人一览表》的分配情况,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将深入到帮扶对象的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依据家庭状况与需求制定相应的帮扶方案。各服务小组需填写《区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助残服务登记表》,并上报区直机关工委备案。具体对接时间由志愿服务小组与区残联协商确定,联系人:张海霞,联系电话:。
2、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
(一)拓展服务形式。各志愿服务小组需根据党员志愿者的工作情况及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以多种形式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例如,定期慰问(在全国助残日、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进行慰问,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随时应急服务(各志愿服务小组与帮扶对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应对一些紧急情况提供帮助)、日常服务(各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可以在日常空余时间前往帮扶对象家中,根据其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参与志愿服务后,各小组应在《区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帮扶情况记录表》上记录服务情况,并由帮扶对象进行确认。
(二)丰富服务内容。各志愿服务小组应根据帮扶对象的需求,从生活、健康与心理文化等多方面提供定期服务。着重帮助解决他们在饮食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与弱势群体的沟通交流,进行心理辅导,提升其生活信心。同时结合今年的助残日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四、活动要求
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是关爱、支持残疾人及维护其权益的重要举措,各党组织应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研究解决党员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难题,总结并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确保助残活动取得实际成效。要加强宣传,引导机关人员积极关注、关心残疾人,努力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展现区直机关党员的良好风貌。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篇2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将党员的带头意识与社区服务有效结合,积极服务于广大居民,建设和谐的社区环境,现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制定如下:
参与对象:
社区党员志愿者是指根据个人特长和专业,愿意在无物质回报的前提下,自愿为改善社区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类党员。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的特定对象包括:符合志愿者资格的社区工作者、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及外来流动党员。
活动内容:
1、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针对享受养老服务的孤寡、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问、健康指导、家政服务、文化活动和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传承尊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2、帮助残疾人志愿服务。秉持“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理念,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及日常护理等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增强其自力更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3、助力困难群众志愿活动。针对辖区内的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开展捐赠、结对助学、医疗支持、就业信息提供及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支持机制,真正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4、关心青少年志愿活动。鼓励热心青少年教育的居民,特别是社区老党员、退伍军人和退休教师参与到宣讲、辅导和关爱中,关注未成年人的学习与成长,助力他们健康成长,享受“同一片蓝天”。
5、文明建设志愿活动。围绕创建文明社区的目标,组织志愿者开展礼仪、法律、职业技能、卫生和科学知识等主题的宣讲和培训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居民的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和谐文明社区的建设。
6、环境保护志愿活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卫生清扫、环境督查等志愿服务,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营造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
其他:
1、社区党支部负责党员志愿者的联络、招募、培训和活动组织,填写志愿者注册登记表,分类整理志愿者申请,明确服务对象和项目,同时确定岗位职责,协调安排服务活动。
2、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加强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计划在“七一”前组织一次大型志愿活动,增强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奠定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
活动要求:在服务活动中佩戴标识,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保持先进、提升自我”的宗旨,热情服务,树立良好形象。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篇3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先锋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制定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指导,遵循自愿参与与组织引导相结合,集中活动与灵活活动相结合,实际能力与成效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力量。
二、组织结构及职责
为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接受相关部门的统一指导和管理。
领导小组由张伟书记担任组长,李静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其他成员包括王强、陈霞、刘鹏和赵丽。
志愿服务队的主要职责包括:定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社会需求安排各类服务任务;做好队伍的日常管理,建立详细的档案;负责志愿服务的数据记录、总结和上报。
三、年度服务内容
1、3月至4月,开展“绿化环境”活动,组织志愿者进行校园绿化、种植花草以及宣传环保知识。
2、在“植树节”期间,组织党员和学生参与植树活动,提升环保意识。
3、4月,提供中招实验加试的义务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答困惑。
4、在4月,党员教师将走进农村,选派优秀教师赴乡村小学进行支教,支持当地教育发展。
5、开展对支教学校的图书和体育器材捐赠活动,帮助改善学校基础设施。
6、5月至6月,组织“爱护环境卫生”志愿活动,党员和学生将在校园及小区内开展清扫活动。
7、5月,针对无主庭院,清理小广告和垃圾,提升社区环境。
8、6月,评选身边的好人,展现社区中的正能量。
9、6月,推荐并评选文明之星及美德少年,鼓励青少年向上向善。
10、7月至8月,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深入社区提供陪护和关怀服务。
11、在社区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提升社区整体面貌。
12、9月,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3、在“重阳节”期间,组织慰问活动,关心敬老院的老人。
14、11月,针对社区困难家庭提供帮扶,送去温暖。
15、12月,完成年度各项文明创建任务,巩固活动成果。
16、全年度,积极参与文明、卫生创城活动,倡导文明行为,提高居民素养。
17、12月进行总结反思,评估全年活动成效。
四、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党员踊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明确服务目标,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活动记录。每次志愿服务后需如实填写服务内容及效果,并设立意见反馈机制,接受群众建议。
3、营造良好氛围。总结并宣传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利用媒体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人人参与”的积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