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排球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排球队的教学计划旨在提升队员的训练坚持性、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训练目标包括巩固排球基本技术、掌握战术体系,并通过每天超过1000次的触球练习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方案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恢复性训练,提升球感;第二阶段专注于发球、接发球和前排进攻;第三阶段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场上意识;第四阶段进行友谊赛锻炼应变能力;第五阶段为调整阶段,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队员需按时参加训练,严格遵守教练指令,并重视自我保护以防受伤。此计划系统全面,为队员在县级比赛中打下坚实基础。
一、指导思想
二、训练目标
1、确保队员能够坚持训练,做到认真努力,服从教练的安排。
2、巩固排球的基本技术,深入掌握排球战术,并熟练运用进攻与防守战术体系。
3、进一步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
三、训练方案
1、训练时间:
2、训练内容:发球
(能力较强者练习上手发球)、接发球、前排两点进攻(重点)、教学比赛(重点)、身体素质训练。
3、训练措施:队员每天进行一千次以上的触球练习,包括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强化排球的各项基本技术,熟悉进攻和防守战术体系。特别强调教学比赛,为本学期的县级比赛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强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涵盖滑步、交叉步、前进步、后撤步、仰卧起坐、俯卧起坐、原地摸高、后蹬跑、双手过膝移动、侧向快速移动、变速跑等。
4、训练方法:
第一阶段:恢复性训练:熟悉球性,恢复球感。
A、垫球:初步掌握正面垫球的技术要领,提高垫球质量。
练习方法:1) 对墙垫球、自垫球(各100次)
2) 三人一组进行三角形连续垫球
3) 两人一组,一人抛球,另一人移动垫球。
B、传球:学习传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要领。
练习方法:1) 对墙传球、自传(各100次)
2) 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传
3) 两人对传。
C、扣球:初步掌握扣球的击球动作要领。
练习方法:个人对墙扣球、固定吊球的原地扣球、教师抛球时在网边做助跑扣球练习。
D、发球:主要提高发球的准确性和攻击性。能力较强者初步掌握上手发球。
练习方法:近距离对墙发球、两人一组进行远距离发球。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发展上肢力量。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以灵敏性练习为主。
第二阶段:
发球训练、前排两点进攻训练和接发球训练。
A、垫球:掌握正面垫球的技术要领,提高质量。
练习方法:三人一组跑动垫球。
B、传球:纠正传球时的错误手型和身体协调性,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
纠正方法:反复进行传球的模仿练习,按传球手型接住抛来的球,然后进行传球的蹬腿和伸臂动作体验全身协调发力。
C、扣球:掌握扣球的最终击球动作。
练习方法:个人对墙扣球、固定吊球的原地扣球、在教师抛球时在网边进行助跑扣球练习。
D、发球:进一步提高发球的准确性和攻击性。
练习方法:在发球区重复进行发球练习。
E、前排两点进攻训练和接发球练习。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增强下肢力量。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提升灵敏性和移动速度。
第三阶段:
继续掌握前排两点进攻及接发球训练,并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教学比赛,让队员了解场上的位置与职责,增强场上意识。
A、垫球、传球、发球的练习。
练习方法:站在六号位跑动垫接两侧球,站在五号位接扣球和吊球,定位发球。
B、扣球:改进助跑起跳的时机,以及手掌包不住球的错误动作。
练习方法:起跳扣固定球、自抛自扣、连续对墙扣球练习。
C、“一攻”:提升接发球组织进攻的能力。
比赛:通过六对六、三对三、四对四的比赛,提高临场反应能力。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关注下肢和移动的协调。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练习上下肢的协调。
第四阶段:
正式进行比赛,提升场上的应变意识和比赛积极性。
方法:
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友谊赛。
专项素质训练:着重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着重力量和耐力。
第五阶段:
本阶段为调整阶段,主要对队员的身体和心理进行调试,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准备。
四、排球队员
: 每天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并在训练结束时进行总结。在每次训练前要进行点名,确保训练人数、时间和质量。
注意事项:
1、每次训练队员必须按时参加,迟到将接受惩罚。
2、每次训练期间无条件服从教练的安排与指挥。
3、在训练时要注意自我保护,以防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