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本册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调整。应用题内容进行了简化,要求整数和小数应用题的步骤不超过三步,删减了部分复杂应用题。增加了“数学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提高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活动包括“节约资源”,通过家庭用水和用电调查及小组交流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绿化校园”则让学生测量校园绿化面积,并进行数据分析,促进合作与实践。教学安排涵盖小数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重点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教学内容的调整。
2. 应用题内容的调整。
《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的步骤不得超过三步。本册教科书将原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中包含的归一、归总加条件的应用题和选学内容“四步计算的应用题”进行删减。
3. 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方面,本册书与前几册保持一致,一方面在教授新知识时,安排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扎实的数学概念。另外,在部分单元的尾声,特别安排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实际背景,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且蕴含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
(1)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基于小数乘法和除法等知识设置的,具体包括三个部分:① 课前由家长辅导学生填写上月家庭用水和用电的调查表。② 小组间交流和比较所收集的数据。③ 全班同学分享节约用水和用电的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量与计量、小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融入统计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2) 绿化校园。
“绿化校园”是基于之前学习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设计的。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测量校园中花坛、草地、树阴的面积,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到表中,进行分析,了解校园绿化情况。学生通常学习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大多为规则多边形,而在生活中有时需要计算不规则多边形,一般需将这些不规则多边形近似为学过的规则多边形或分割成一些规则多边形,从而完成面积计算。学生在测量时首先需判断所测图形适合归为哪种图形,再进行测量和计算。实际测量时可能会有误差,通常建议多测几次取平均值。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过程,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成功的喜悦,初步形成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意识。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法则
时间安排:25课时,第一周至第五周完成
教学目标:
(一)熟练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其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第二单元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间安排:16课时,第六周至第九周完成
教学要求: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使用中括号,熟练计算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四)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能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主动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