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规划

教学计划5小时前

本班有45名学生(男生23人,女生22人),他们活泼好动,对知识充满好奇。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刚入学时对校园常规了解不足,自律性较差,课堂纪律有待改进,注意力易分散,部分学生带入幼儿园的不良习惯。知识能力上,多数学生对汉语拼音有一定接触,但发音准确性不足,识字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仅能识别常用汉字。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等六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学习基础知识。教材设计注重综合性,通过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体现课程的关联性和趣味性。整体上,旨在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本班学生共有45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2人。他们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渴望探索知识的海洋。通过开学初两个多星期的观察和接触,我发现我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和知识能力两个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习惯

刚进入学校时,学生对校园的常规操作还不够了解。他们年纪小,自律性较差,课堂纪律表现不尽如人意。确实,对于仅六、七岁的小朋友而言,让他们在一堂课上全神贯注、积极参与,保持思想集中,是有一定难度的。从他们的表现来看,注意力还是常常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有趣的儿歌和新鲜的故事能够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持续的专注时间却相对较短。部分学生把幼儿园时期的不良习惯带入到小学生活中,比如上课时没有经过老师的许可随意进出、早到的学生在教室玩耍,还有一些同学对学习用品的准备不够重视。个别学生甚至对正确的执笔方法不够了解,需要老师的不断纠正和督促。

2、知识能力

在汉语拼音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对拼音有过接触,对ɑoe的发音也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导致发音的准确性不足。有些同学仅仅会按照顺序进行朗读,指认某个字时可能会搞错。识字能力方面,学生的情况差异较大,有几个学生能认读本册教材中的所有生字,大多数学生能够识别一些常用汉字,而少部分学生则几乎没有基础。在口语表达方面,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够用简单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涵盖“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大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了解学习的基本规则。接下来的汉语拼音学习,不仅要学习拼音,还要认识70个常用汉字。随后是识字部分(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每单元包括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的每课认字数量在12到14个之间。共20篇课文划分为4个单元,整体编排依次递进,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性。每个单元后面都设有语文园地,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巩固语言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全册还有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之后,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的训练。识字的安排实施认读与书写分开,强调多认少写,全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常用字,其中写出100个笔画简单的汉字。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教材内容具备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1、综合性。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让初入学的儿童接受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学习内容不仅仅在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沟通等方面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石。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时,适当地融入短语、句子和儿歌,不仅使得学生在拼音的学习中认识部分汉字,而且将拼音学习、识字及语言发展结合起来,既增加了趣味性,也使他们能较早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以此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并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规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7389.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