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旨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包括深入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学习基本运动、游戏和舞蹈等活动,并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需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准备好教学器材,关注学生能力提升,并严格遵循安全措施。学生则需积极参与课程,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器材,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学进度表中包含了多种活动安排,如基本体操、队列练习、游戏活动等,旨在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体协作能力。通过系统的教学和丰富的活动,学生能够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目标:
〈一〉 深入了解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掌握促进身体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与方法。
〈二〉 学习并掌握基本运动、游戏和舞蹈等活动,以提升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
〈三〉 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课堂纪律,培养与同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程的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三基”环节,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 教师责任:
1、 用心备课,认真撰写教案,确保不备课、不备教案的情况下不得上课。
2、 深入学习并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设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3、 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教学场地、器材和教学用具;如因特殊情况无法上课,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并妥善处理。
4、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三基教学”的落实,同时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体育教育的多元任务。
5、 在选择教学原则和方法时,要基于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结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科学安排运动强度和量。
6、 教师需注意自身仪表整洁,举止得体,课堂气氛应严谨自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7、 认真开展学生的体育成绩考核,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进行定期的分析指导后续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8、 在教学中,要有效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定期进行培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
9、 教学中要有严谨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措施与要求,认真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妥善处理。
二、 学生要求:
1、 学生应明确上课目的,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认真听讲,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参加体育课时,穿着应轻便整齐,确保穿运动鞋,不携带钢笔、小刀等物品,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求做到快速、安静、有序。
3、 不得无故缺席,不迟到、不早退,要服从教师的安排,遵守 classroom 的各项规则。
4、 在课堂上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行动,不得随意移动器材,严格遵循教师规定的安全措施。
5、 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恶意损坏各种体育设备,课后按教师的要求归还器材。
二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计划内容
一 课程内容:体育常识,讲解课间操的好处,包含队列与队形练习、游戏活动等。
二 进行基本体操练习,学习队列站位,进行排纵队、横队的练习及分组游戏。
三 继续基本体操练习及学习,进行游戏活动,一切按指挥行动,并复习基本体操内容。
四 进行队列练习,掌握原地转法,复习体操,练习前后滚动并安排障碍赛跑游戏。
五 开展游戏课,进行平衡练习、障碍赛跑,复习前后滚动技巧,并开展接力游戏。
六 学习韵律活动练习,练习多种形式的走法,并进行接力游戏。
七 进行队列报数、复习各种走法,进行韵律活动及队列练习。
八 学习前滚翻技巧,进行跳垫游戏及前滚翻的复习与接力游戏。
九 进行劳动模仿操及迎面接力游戏,并开展换物接力活动。
十 学习齐步走与立定练习,复习劳动模仿操,并进行蹦跳游戏。
十一 学习走圆形队列、十字接力,练习立卧撑技巧并进行接力游戏。
十二 进行基本体操的复习,学习“8”字接力及徒手操与改换目标游戏。
十三 学习跳小绳,并进行迎面接力跑,走跑交替,复习跳小绳。
十四 进行走跑练习,开展跳进去拍人的游戏及韵律活动。
十五 学习跳小绳,进行叫号赛跑,跳双绳及迎面接力游戏。
十六 进行走跑交替,开展单脚跳接力活动,进行30秒跳小绳练习,并进行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