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英语课程教学方案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教师要以“教育优先”为指导,推进常规教学和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结合国内外教学理论,形成符合中国小学实际的外语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包括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科内容融合。目标是使学生能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适度了解中西文化。教学措施包括认真备课、运用肢体语言、设计趣味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针对学困生,教师应建立良好关系,制定适当目标,并与家长沟通,共同支持学生的学习。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学习中,所有学生都是从相同的起点开始的。教师应当致力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自信心,同时让他们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
二、指导思想:
贯彻“保持教师队伍先进性”的精神,以“教育优先”理念和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秉持德育优先、教学为核心的原则,紧紧围绕提升学校整体效益和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深入推进常规教学,加强课程改革与教育研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强化教育服务和管理,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于三年级起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国际教育机构共同编写。这套全新的英语教材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经验,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基本状况的外语教学模式。教材以话题为主线,以沟通技能为导向,逐步引导学生在实际任务中运用英语,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确保语言自身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奠定他们未来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4、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
5、注重学科内容的融合,增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运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源的配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拓宽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小学与初中的衔接,确保各个阶段的顺利过渡,整体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语感,良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5、适度介绍中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全球视野,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
1、能够听、说12组对话,并进行简单交流。
2、能够听、说、认读50个单词,听、说、读、写26个字母(涵盖家庭成员、数字、水果、方位、动物等6个话题),并灵活运用。
3、能够理解6个有趣的小故事,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确保课堂内容当堂消化。
2、利用多种肢体语言辅助教学。
3、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创设英语角等。
5、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
6、指导学生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和书籍。
7、与学生多进行交流,进行口语训练。
八、学困生教学措施:
1、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们。
2、借助集体的力量关心和鼓励学困生。
3、为学困生制定切合其发展的学习目标,充分认可他们的努力,帮助其增强自信心。
4、家庭的配合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条件,通过家长会议、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