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与教育工作计划
本计划围绕“提升教育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题,依据“教育强国”战略思想,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优化管理、师资培训及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重点措施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的成长,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校本教研。德育工作将贯穿教育全过程,丰富德育活动形式,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确保教育质量评估的落实。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和强化安全管理,增进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增强家校联系,提升教育工作的参与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依据“教育强国”战略思想,深入落实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线,通过持续的管理优化、师资培训及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学校特色化发展,让每位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教育发展充满信心。
二、工作思路
围绕“提升教育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题,紧抓“教育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两个重要环节,努力实现学校管理自主化、科学化与民主化。积极推进管理精细化、特色教学、校本教研、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实施。
1、持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做好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3、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关心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4、聚焦精细管理、校本研修、特色创建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四项重点任务。
5、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课堂效益提升年”等系列活动,推动教育向更高标准迈进。
三、工作任务:
(一)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学期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德育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2、建设良好的德育基础
以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为抓手,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借助各种宣传渠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3、丰富德育活动形式
(1)每位教师都应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将德育思想融入日常教学中。
(2)实施常规行为检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素养。
(4)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动,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继续贯彻实施《学生健康标准》,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5、关注留守儿童及弱势群体
对特殊家庭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6、深化学校特色创建
在特色创建方面,进一步明确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展示学校独特的办学品牌。
(二)转变作风,提升队伍建设与管理水平
1、精细化管理是确保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要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环节。
2、校长及管理团队要带头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注重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检查。
3、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
4、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与管理表现。
5、开展教学常规回顾活动,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确保教学质量。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7、认真准备教育质量评估和相关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落实。
8、加强教育管理规范,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提升教育质量。
(三)强化常规管理,求创新机制建设。
1、规范教学管理,确保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2、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
3、严格教学环节的管理,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反馈。
4、加大对弱势学科与班级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5、密切关注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指导,确保升学质量。
6、以课堂教学效益为主要目标,鼓励教师进行课堂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健全校本教研体系,提升教研质量
(1)加强教研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推动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2)积极组织各类教研活动,营造教研氛围。
(3)深入实施高效课堂,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4)制定校本研究课题,持续推进教研活动。
(5)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案例交流,提升教研成效。
(6)设立奖励政策,激励参与教研工作的教师。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体育艺术教育
继续加强学生的日常锻炼,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文体活动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提升学校发展,建设特色校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内外环境与氛围。
2、着力美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3、推进校务公开,鼓励广泛参与,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4、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密切家校联系,增强家长对教育工作的参与感。
(五)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3、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保证校园安全。
4、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