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概念解析

教学计划12小时前

教学计划是一种对课程设置的全面规划文档,明确课程类型间的关系和管理要求,对学校的教学、实践和课外活动进行系统安排。它详细列出开设学科、课程顺序和课时分配,并划分学期和假期。教学计划不仅决定教学内容的总体方向,还对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进行全方位安排。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改革教学计划,将生产实践、科技活动、体能发展及社会活动等纳入其中,并实现各类课程的融合,以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增加选修课程已成为趋势,必要时选修课程可能转为必修。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需合理控制教材的难度及分量,调整课时安排。编制教学计划应由教育科学家、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确保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有效性。

教学计划的名词解释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是对课程设置的全面规划文档,它明确了各种课程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不同课程在学习管理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等进行系统安排,详细列出了学校所需开设的学科、课程顺序和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及假期进行了划分。

 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向制定的教学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不仅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总体方向与结构,还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生产实践、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安排。具体内容包括学校的学科设置、各科目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及各种活动的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相互关联,综合展示了教学内容的全部框架。

 现状

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学科课程体系实施后,教学计划多以学科为核心,或单纯作为学科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结构也在持续变革。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对教学计划的结构进行改革,除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外,生产实践、科技活动、体能发展、健康促进、艺术及社会活动等均应纳入教学计划。工具课程与科学知识课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应实现融合。面对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单一的必修课程结构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和知识多样性的需求,增加选修课程已成为一种趋势。在某些条件下,一些选修课程可能转变为必修课程。为避免学生负担过重,需要合理控制教材的难度及分量,并调整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不同学科和活动的特点,课程的课时安排也可以在固定的40分钟(或45、50分钟)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例如试验活动课程的时长制度。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81年3月发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表1)、1981年4月发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表2、表3)及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表4)。编制教学计划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应该由相关科学家、教育工作者、教育理论专家及教育行政人员共同参与,以确保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有效性(见课程)。

《计划的概念解析》.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8306.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