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作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

工作总结5小时前

巩固8.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已全面完成,所有项目经检验合格,20xx年度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期退耕还林面积1971亩也顺利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复查。针对后续产业发展,已种植8095.7亩,包括特色经果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并建成家畜圈舍等设施,所有项目合格。经验方面,注重分工协作、严格自查验收和信访处理,资金管理规范且确保经费落实。20xx年计划继续巩固已有退耕还林面积,并争取新一轮5000亩的退耕还林,重点推进特色经果林和工业原料林的建设,预计总面积将达到295亩,项目方案正在编制中。

退耕还林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1.巩固8.7万亩退耕还林。根据县20xx年到20xx年的统计,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8.7万亩,其中:20xx年3.5万亩,20xx年3万亩,20xx年2万亩,20xx年2000亩。

经过20xx年度县林业局的检查,所有项目均合格,20xx年退耕还林补助共计xx9.88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2.到期退耕还林。20xx年,县内到期退耕地还林面积为1971亩,涉及到9个乡镇的xx个村,总面积为1971亩。

20xx年11月,我局组织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随后在20xx年3月11日至3月17日,省林业厅对我县的到期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省级复查,结果全部合格。20xx年5月,国家林业局的核查结果也显示全部合格,没有发现不合格或未核实面积,也没有损失面积。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县在20xx年度针对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的发展专项建设中,依照市天退办的批复顺利组织并完成了所有建设任务。种植项目面积共计8095.7亩,其中:丰产措施2756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2401亩、特色经果林2878.7亩、特色经济作物60亩;养殖项目面积xx40平方米,包括家畜圈舍建设xx200平方米、家禽圈舍37420平方米、蚕房xx0平方米,其他建设520平方米。

20xx年1月,我局和财政局联合对该项目进行了自查,所有项目均合格。20xx年3月11日至3月17日期间,省林业厅再次对我县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进行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20xx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中,我们新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1196亩,特色经果林466亩,品种改良及低产林改造1827亩,实施丰产经营措施20xx.4亩。家畜圈舍建设21076.9平方米,家禽圈舍6261.5平方米,蚕房1093.9平方米,其他560平方米。根据市天退办的批复,该项目正在有序实施中。

(二)主要经验

1.注重分工协作。县政府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及成果巩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事务,并对建设过程中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全程监督。

2.做好自查验收。严格实施“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终身责任追究制,对于退耕还林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暂缓发放当年政策补助,并责令限期整改。20xx年底,县退耕办对到期退耕还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各乡(镇)进行限期整改,并由局长及主管副局长分别督促检查各乡(镇)的整改情况。

3.重视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坚持退耕还林信访接待登记制度,确保有访必查、有错必纠,并保证查出结果,从而保障退耕还林工作的有序开展。

4.严格兑现政策。首先要认真复核面积,其次坚持面积公示,再者完善软件资料,并将补助资金通过打卡形式直接发放。

5.强化成果巩固。包括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林地管护措施、加强技术服务和加强档案管理等。

6.确保经费落实。县政府专门预算了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的经费,用于年度方案编制、检查验收、图表资料以及项目建设的日常事务开支。

7.强化自主投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程,实行国家补助与实施主体自筹相结合的原则,鼓励退耕农户(业主)投入现金和投工投劳。在国家补助不足时,业主和农户可自主投入资金或通过投工投劳来解决。

8.严格资金管理。年度补助资金纳入退耕还林工程专款,财政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按验收情况及时报账拨付,并接受审计和纪检部门的监督,确保国家下拨的专项资金全部足额用于专项建设。

二、20xx年工作计划

1.继续巩固8.7万亩退耕还林。20xx年,将进一步巩固已有的8.7万亩退耕还林,提前开展检查验收,确保及时兑现补助。

2.积极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向省上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5000亩。

3.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20xx年度,计划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重点营造特色经果林、工业原料林,实施丰产措施、品种改良与改造等,预计总面积达到xx95亩,并新(改、扩)建畜禽圈舍42449平方米。目前,项目方案正在编制阶段。

《退耕还林工作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300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