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等多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学教育通过图画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族多样性,识字部分设计了20篇情景课文,激发学习兴趣。汉语拼音教学注重声母与韵母的正确书写,同时配合识字提升学生普通话能力。课文安排14篇短小有趣的内容,结合图画和练习,促进语言能力发展。教学目标包括养成正确的读书姿势、识字能力及良好口语交际习惯。课堂教学强调趣味性,结合多媒体与生活实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计划中,还设定了具体的教学进度,确保全面涵盖汉字、拼音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由“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等多个部分构成。为了便于学生识字与阅读,所有生字和课文均进行了拼音标注。
1. “入学教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通过生动的图画,让刚入学的儿童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帮助他们认识校园环境,熟悉学校规章制度,掌握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同时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体验校园生活的乐趣。
2. 识字部分,设计了两组共20篇识字课文,每课配有相关的情景图。这种安排不仅帮助学生在情景中识字,也促进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汉语拼音部分,旨在加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利用拼音进行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生需掌握声母、韵母的正确书写,能够在四线格内整齐书写音节。本册的拼音学习要求有所降低,取消了声母的默写内容。
4. 课文部分,共安排了14篇课文,分为4组,每篇课文由图画、文字、生字表、练习、笔顺图和描红六部分组成。课文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插图美观,以及作业明确。具体表现为:⑴入选的课文篇幅短小,题材多样,内容生动,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附有全文拼音,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复习汉语拼音,辅助识字,也利于进行朗读、背诵和阅读能力培养。⑶课后练习包括朗读、背诵、复述及汉字笔画的学习,以及按笔顺进行的描红等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并促进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二、班级情况:
本班学生人数较少,品德尚未成熟,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生对于班级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尚未掌握,集体主义观念尚未形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正逐步建立中。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培养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能准确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运用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纠正发音,学习说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热爱学习汉字,主动识字。
(2)识别常用汉字300个,其中能书写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根据笔顺规则书写。书写要规范、整齐。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阅读:
(1)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图画理解文本内容。
(4)乐于与他人分享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
5、口语交际:
(1)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够与他人进行自然大方、有礼貌的对话。
(4)增强表达自我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流,畅所欲言。
四、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理解新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新教材,提高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材中精美的情境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3)拼音教学是本册的重点与难点,需通过活动和游戏进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拼音,并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发挥拼音在识字和阅读中的辅助作用。
(4)识字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自主与创造性学习,同时渗透识字知识和方法,开展各类识字比赛,如“识字小达人”等。写字教学应具体指导并严格训练,对于写字练习需有弹性,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5)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指导,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表达个人见解,鼓励积累语言。
(6)口语交际教学重在创设情境,引导话题,教师应积极参与交流,影响学生,引导互动,提升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
五、教学措施:
1、明确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特点,聚焦教学重点与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2、在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方面,特别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进行严格练习,做到要求统一,规范练习,语文课上重视练习,其他课程持续练习,家长协同检查,激励练习,持之以恒。
3、拼音教学需理清情境图、语境歌与字母学习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教授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能力。
4、阅读教学应结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注意理解的深度,避免繁琐分析和空洞说教,突出“读”字,强调多读、精讲,并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关注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积累。
5、重视教师的范读、范写和范背,发挥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和范写进行听力与观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六、课堂教学理念:
1、落实汉语拼音教学,在此基础上学会教材规定的常用汉字,确保能够规范书写,理解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并学会使用工具书。
2、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培养,要求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和欣赏文学作品,掌握信息的收集及整理方法,能够背诵规定内容,完成课外阅读的要求,感悟和运用相关知识,并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3、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倾听、表达与交流,具备初步鉴赏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确保对方理解其意思;口语交际中注重礼貌,使用普通话及文明用语。
4、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基础写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对写作的兴趣,能借助汉语拼音表达所想,涉及熟悉的人物与事物,正确运用学过的词汇与标点符号。
5、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逐步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必备的语文素养。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99.11 我上学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
2 9.12-—9.16 口耳目;日月水火;
3 9.19--9.23 对韵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读书真快乐等;
4 9.269.30 汉语拼音:单韵母和部分声母
5 10.1—10.7 十一假期
6 10.8—10.14 汉语拼音:后半部分声母和语文园地二;
7 10.17--10.21 汉语拼音:前鼻韵母;
8 10.24—10.28 汉语拼音:后鼻韵母和语文园地三;
9 10.31—11.4 秋天;小小的船;江南;
10 11.7—11.11 四季;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四;
11 11.14—11.18 画;大小多少;小书包;
12 11.21—11.25 日月明;升国旗;语文园地五;
13 11.28—12.2 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
14 12.5—12.9 雨点儿;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六;
15 12.12—12.16 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
16 12.19—12.23 语文园地七;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
17 12.26—12.30 小蜗牛;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八
18 1.21.6 总复习
19 1.9-1.15 综合复习
20 1.16-1.20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