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兴趣班课程规划与教学安排
本学期舞蹈兴趣班由一年级6名、二年级7名和三年级8名学生组成,年级差异带来了教学挑战。二、三年级学生基础较好,协调能力和音乐感知成熟,而一年级学生刚接触舞蹈,需进行分层教学和“大带小”策略,确保每位学生成长。工作目标包括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协调性和基本舞蹈动作、提高注意力和审美能力等。在注意事项中,强调避免过早进行力量性练习,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发育。具体工作安排从第一周到第十四周,覆盖认识、复习基本动作和学习舞蹈《茉莉花开》及民族舞蹈,逐步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与素养。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班由一年级的6名学生、二年级的7名学生以及三年级的8名学生组成。由于学生年龄差异较大,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年以上的舞蹈基础,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的发展相对成熟。而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舞蹈,部分学生对舞蹈的基本知识还不熟悉。这种混合年级班级的设置为教学带来了不少挑战。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人数较少,我们决定将本次舞蹈兴趣班的教学重心放在二、三年级学生的训练上。尽管一年级的学生热情高涨,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尚在发展中,常常难以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然而,一年级的教学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将采用分层教学以及“大带小”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在舞蹈兴趣班的学习中都有所成长。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舞蹈潜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训练学生的协调性、速度、力量、耐力、瞬发力和柔韧性等基本素质。
3、进行形体训练,使学生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4、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5、通过舞蹈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思维的能力和情感创作的能力。
三、注意事项
(一)在舞蹈专业训练中,应避免过早进行力量性练习。若在力量训练中负重过大、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学生下肢的正常发育,导致腰部变形、足弓下降,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应以自身重量训练为主,采用交替的训练方法。
(二)当儿童的肌肉主要向纵向发展时,适合的练习方式包括伸展肢体的练习,如跳跃和支撑自身体重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最好在青春发育期的后期进行。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认识学生,进行方位练习。
第二周:复习方位练习,肩部练习,小碎步(一)。
第三周:肩部练习,小碎步(二)。
第四周:复习肩部练习、小碎步,学习芭蕾手位(二)。
第五周:复习芭蕾手位,学习走步和敬礼。
第六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七周:复习手位,继续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八周:复习手位,进一步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九周:进行形体练习,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一周:继续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二周:继续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三周:继续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四周:学习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