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上册)
本教材包含32篇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设计了八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专题,涵盖文化、自然、科学等内容,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班级共有43名学生,大多数学习热情高,但存在识字和书写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学目标包括感受生活、多爱祖国、理解中华文化、培养独立识字能力以及提高朗读和默读能力。重点在于掌握240个生字的认读和书写,理解词句意义。教学措施强调合理安排教学难度,关注语言训练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同学间互助,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附有8篇选读课文。整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分别是:精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季节、细致观察、光辉的中华文化、壮美的祖国山川、科学的思维方法、传递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容丰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时代特点,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每组由导言、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附有会认字和生字,略读课文则不设置会认字,生字用拼音标注。精读与略读之间通过连接语衔接,并适时引导朗读要求。一部分课文后设有资料袋,其中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43名学生。根据上一学期任课教师的反馈,大多数学生学习热情高,虽因年龄尚小,表现出一定的调皮,但一般能完成作业。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班中有几名学生的识字能力跟一年级的水平相当,甚至还不如一年级的孩子。整体书写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够灵活,学习习惯也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
1.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丰饶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先辈和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接受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 学会使用字典,掌握词典的使用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以钢笔书写标准楷体字,并用毛笔进行描红练习。
3. 能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富有感情。
4. 继续训练默读,培养学生在面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学会240个生字,能熟练读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够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要求能读准字音,其余无须抄写、默写和考试,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
2. 能够通过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含义。所学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形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 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提高或降低难度,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2. 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注重段落的训练——理解一段话,书写一段话,持续关注学生的识字和书写能力,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其他练习的时间;扩大训练面,确保全体学生参与。
3. 关注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在作文训练中,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熟悉的事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关注日常知识的积累。
4.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课文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指导的时机,有的适宜在学习前进行,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认读音等;有的可在学习中进行,如连句成段的方法等等;有的在课后总结时进行。在教学法指导中,不必过多理论,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达到熟练程度。
5. 继续做好学生的分层辅导工作,采用“一帮一”等形式,鼓励同学间的互助与支持,持之以恒地帮助潜力学生,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