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体育课程教学安排
本学期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新运动技能,培养锻炼热情和良好习惯。教材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韵律操和太极拳。学生整体活泼好动,特别是在速度和爆发力发展上需关注心理障碍。教育目标包括激发运动参与意识,学习太极拳,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并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措施包括课堂教学改革、课外自主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等。教学进度涵盖素质练习、各种运动技能训练及考核,确保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力争实现以下教育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升青少年身体发育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运用到日常锻炼和生活中;
2. 初步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新运动技能,帮助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在团队活动和比赛中能够以公正、团结和合作的态度与同伴友好相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包括:
1. 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增强体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2. 田径:跳跃技巧
3. 体操:日常生活中的体操技能应用
4. 球类:篮球和排球
5. 韵律操
6. 太极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速度和爆发力发展的敏感期,整体活泼好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特别是女生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可能会面临体育课的心理障碍,这需要我们给予适时的引导。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主要关注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训练。
四、本学期预期学科教育目标
1. 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激发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认真对待体育课;
2. 运动技能:学习太极拳,并掌握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熟悉篮球和排球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在比赛中运用,同时理解各类游戏所需的具体动作;
3. 身体健康:提高柔韧性、灵活性、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了解自身身体的变化;
4. 心理健康: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和自信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能够表现出对体育活动的快乐和失落情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培育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5. 社会适应:体验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不同;在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时能轮流进行;在游戏中能帮助、尊重和关心他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五、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广泛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结合体育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注重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 确立“体委轮流制——学生组织能力”研究课题,以提高每位学生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4. 发挥体育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
5. 将游戏和比赛融入每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3.1-3.2)
一、素质练习
二、立定跳远 身体素质训练
2
第二周(3.5-3.9)
一、立定跳远 球类运动
二、立定跳远考核
2
第三周(3.12-3.16)
广播操复习
2
第四周(3.19-3.23)
一、推铅球
二、推铅球训练
2
第五周(3.26-4.1)
一、推铅球考核
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2
第六周(4.5-4.6)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1
第七周(4.9-4.13)
快速跑 太极拳
2
第八周(4.16-4.20)
一、快速跑 韵律操
二、快速跑考核
2
第九周(4.23-4.28)
一、身体素质训练 韵律操
二、游戏课
2
第十周(5.2-5.4)
理论课:你的身体健康吗?
2
第十一周(5.7-5.11)
一、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二、排球比赛
2
第十二周(5.14-5.18)
耐久跑训练
2
第十三周(5.21-5.25)
耐久跑训练
2
第十四周(5.28-6.1)
耐久跑考核
2
第十五周(6.4-6.8)
太极拳复习
2
第十六周(6.11-6.15)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