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科组年度教学计划与工作安排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校第二学期小学体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将坚持健康优先原则,全面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评价和创新能力,提升团队意识及终身体育理念。课堂教学将是关注重点,教师需充分准备每节课并定期参与学习交流,借助新课程标准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计划通过培养骨干教师、落实《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收集优秀教案、指导基础薄弱教师等措施,建立活力团队。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各级体育锻炼,全力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坚持健康优先的原则,全面推进教学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持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四个意识”,围绕“六个优化”,以创新的视角、灵活的思路和务实的措施,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体育教学路径,全面体现体育教学的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终身体育理念,推动我校体育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关注课堂教学。
通过切实加强课堂教学,达到体育教学的既定目标。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准备每一节体育课,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开展听课和评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落实教学改革的新举措,探索适合改革方向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安排公开课活动,助力年轻骨干教师的成长。
三、基本思路:
1、积极培养体育教学的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的档案,注重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体育教学团队。
2、组织全体体育教师持续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学效果。
3、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认真制定并实施学年、学期、单元及课时计划,确保各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大纲科学地制定各种教学计划和教案,实现备教相符。
4、收集优秀的体育教案,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
5、加强对基础薄弱体育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帮助其不断成长。
四、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
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及各类大型运动竞赛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活动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培养终身运动的意识。
五、合理安排各级体育锻炼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