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方案范本
本学期负责七年级44、45班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优秀,但仍需改善主动质疑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信心,鼓励多读书和写作,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材包含30课,涵盖精读和略读,设定了丰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主题多样。教学措施包括融入情感教育,参与集体备课,灵活课堂设计,重视写作基础和书写质量,鼓励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注重创新与学习优秀经验,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负责七年级44、45班的语文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两个班的同学都很优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踊跃参与讨论。新学期的开始,大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许多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开始自觉提前完成课堂作业。然而,两个班级的特点略有不同:44班的同学表现得更加张扬,勇于表现自我,面对问题能迅速作出反应;而45班则显得更加稳重,习惯于准备充分后再进行课堂展示,整体表现更加出色。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们缺乏主动质疑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上课时记笔记的情况也不够理想。本学期,我将继续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专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关注他们的个体情况,深挖潜力。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多交流、多摘抄,逐步进行语言基础的积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设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15课,单元内共计5课。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硬笔书法》等附录。
2、写作部分包含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
整篇写作计划8篇,重点在于提高写作速度和篇幅技巧;
片段或短文写作将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针对具有明显写作特色的课文(例如:由小物件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到两次(限时限量完成);
课外练笔则要求学生养成习惯,有所感悟时进行写作并加以精细,每周检查一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口语交际设定为6次,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适当安排了分散的口语活动。
3、综合性学习安排为6次,主题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讨月球的奥秘等。
4、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重点探讨如何应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初一新生入校,意味着人生道路的新起点。通过阅读与人生相关的课文,激励他们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之中。
第二单元:关注对人生的理解与选择,内容涉及梦想、信念和人生价值等,材料相对深刻,能够帮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找到可行的方向。
第三单元:包含名家名篇,内容积极向上,风格清新,具有较高的认知与审美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建立起基本的文学意识,感受美的熏陶,热爱文学。
第四单元:接续第三单元,围绕自然界的科学探索为主题,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相关课文如《化石吟》为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为科普说明,《绿色蝈蝈》为观察随笔等,结合《月亮上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组织“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带动学生在科学与人文方面获得更大收获。
第五单元:选取围绕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课文,贴近学生生活与情感,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散文、诗歌,又有现代文、文言文,涵盖中外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获取实际的生活指导,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第六单元:选编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强调虚构作品与写实作品的区别,鼓励学生尝试续写、改写和扩写,激发联想和创造力,特别要重视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进行讨论与辩论,表达个人观点。
四、教学目标和措施
1、以语文学科目标为指导,融入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理念需融入课堂教学,让每节课既生动有趣又高效。
2、积极参与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并参与讨论;课前针对班级情况进行课堂设计,充分准备知识点;课堂中根据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自主学习意识;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以便下次改进;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3、扎实写作基础。除了课堂作文,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的作文关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表达自我心声的一种方式。
4、重视书写质量,从书写方式、习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确保每个字的质量。每周完成一次到两次的练笔。
5、每节晚自习安排5到10分钟,让两名同学进行新闻或故事讲述,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6、关注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要求学生本学期至少阅读六本文学名著,自选两本并完成摘抄读书笔记。每周完成四到五则摘抄,不少于500字,摘抄本随身携带,鼓励多读多记。
7、争取每堂课留出两到三分钟让学生整理收获,让学生记得更牢。
8、注意每节课的检查落实,做好阶段性复习与总结。
9、用爱心关心每位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成绩,还要关注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自尊,多给予赞美,少批评。
10、教育教学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持续学习其他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