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安排计划

教学计划6天前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理念,聚焦学生发展。主要工作包括:加强教师学习培训,提升知识素养和教育观,构建学习型团队;深化教学改革,改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学习方式,重视课堂研究和集体备课;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备课和作业批改;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强化教研与科研结合。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优质教育服务。

学校教学计划安排

学校教学计划安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建立与新课程相符的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观。我们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能动性。通过学习和培训,反思和讨论,加深认识并强化责任,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并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争创优质教育服务。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积极构建学习型团队。

学习是获取和更新知识的基础,是个人不断成长与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是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条件。本学期,我们将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培训和校本培训,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改动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树立新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保证学习时间。一方面,利用学校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进行科组学习;要求领导和教师每周自学不少于2小时,以专业期刊、理论专著和网络资源等为学习内容,提升备课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学历进修,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

2、充实学习内容:(1)本学期学校和教研站将选编有指导意义的学习资料发放给教师,供交流学习;(2)开展学刊用刊活动,每位教师至少订阅一种教育杂志,要求教师们充分利用教育报刊,及时获取科研信息;每学期至少要学习一本理论书,以指导自身的教育思考和教学实践;(3)学校将加强现代教育硬件的配置,力争使45岁以下教师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更新知识。

3、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学校及各科组需探索灵活、科学的培训方法,采用互动参与、合作学习和反思构建等多种方式,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新课标和优秀案例等,促进教师学习心得及教学体会的分享。

4、落实学习检查。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业务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本,鼓励教师边学习边记录,写好学习心得,做到学以致用。

二、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

1、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先进的教学观念,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认清形势,积极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并在新课程改革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好八个转变。包括: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教学观念从统一教育转向差异教育;教学关系从教论学转为学论教;教学活动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师生关系从不和谐转为平等融洽;教学结构由程式化向个性化转变;信息交流从单向转为多元;教学评价由选拔为主转向促进个性化发展。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面对以往教育强调死记硬背的现象,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尤其强调主动性和独立性。我们要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中之重,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转变。

3、丰富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带着课题上研讨课,确保教研活动围绕课题进行,鼓励案例分析和热点问题讨论,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

三、常规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通过管理提升质量,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按课程表上课;对于上课不准时、随意离开课堂的教师,将从考核中扣分。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辅导等环节的规范化。

3、强化质量管理,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注重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4、规范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与创造热情,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四、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使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使教研逐渐向科研型转变。

1、重视教育科研,学校领导亲自主持科研课题,创造良好研究环境。

2、普及科研知识,重视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规范科研管理,确保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明确各参与者的职责。

4、注重课题管理,定期对课题组进行评估考核,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并要求各组定期开展活动,做好相关记录和总结。

《学校教学安排计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7971.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