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课程教学安排与计划
六年级学生在过去的美术学习中积累了一定基础,但因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弟,在美术知识和技能上普遍较弱,且面临文化课程和毕业考试压力,导致美术学习兴趣下降。本学期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尝试多种工具与表现手法,并重视美术文化的学习。教学总目标是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参与美术活动,提升视触觉体验、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审美情操和美术素养。新教材强调探究性实践,包含“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领域,重视审美感受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而难点在于艺术感知和造型表现能力的发展。教师需提升自身素质,灵活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过去的五年中接受了美术学习,对这门学科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但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弟,而美术教学多由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普遍较为薄弱。六年级学生的文化课程负担加重,加上毕业考试的压力,使得他们在美术学习上的兴趣和投入相对降低。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将一方面致力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以及尝试不同工具和表现手法,感受形状与色彩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和内涵,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让他们领略美术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将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下参与各类美术活动,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通过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他们将了解艺术作品的特征,认识到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自己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享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学生将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环境。在美术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人格完善。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是20xx年8月发布的第一版,与以往教材相比,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但总体编写思路依然保持不变。新教材强调以培养美术素养为核心,构建以探究性实践活动为主线,突出美术教育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的单元结构。
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遵循“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计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大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主要比重,而“欣赏·评述”多配合其他课程进行授课。
四、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记录与表达他们所观察到或感受到的事物,提升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传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形态与功能的关联,认识设计和工艺中色彩与形式的表现。通过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运用多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以美化他们的周边环境。
“欣赏·评述”: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及艺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和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并能够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及社区活动,将美术与科学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探索美术与生活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逐步引导学生体会美术学习的独特特征,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灵活掌握造型与色彩的使用,发展他们的美术实践能力,并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教学措施:
1、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广泛阅读与美术教育相关的新课改理念和案例。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实施教学。
2、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审美规律,提供学生体验艺术作品的机会,鼓励他们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和比较。通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判断,努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的环境,通过讨论和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艺术语言。在欣赏活动中,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发表独特的见解。
4、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深化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增强对艺术社会作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育人文精神。
5、重视教学评价,使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6、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他们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拓宽视野,进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