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教学回顾与反思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负责高一理科1、2班的英语教学,学生们的学习目标逐渐明确,态度积极,成绩有所提升,但基础知识依然薄弱。为此,教学总结强调需改进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观念。通过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自尊心,成为他们的关怀者与朋友。教师的教态和严谨治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效果。积极创造语言学习情境,使教材内容生动易懂,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关键。然而,仍存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过重、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未来将持续加强课程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力争成为现代素养的优秀教师。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负责高一理科1、2班的英语教学。1班共有47名学生,2班则有49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的学习目标已逐渐明确,学习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整体成绩有所提升;然而,他们的基础知识依然较为薄弱。为了查缺补漏,取长补短,有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对本学年的教学进行了总结。
英语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然而,不少学生却认为这门课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学生选择放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触面较窄,练习的机会不足,以及英语与中文在某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烦、恐惧、放弃”的不良心理。这也促使我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核心,老师无法替代学生进行阅读、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或代替他们理解任何道理和掌握任何规律。我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兴趣。
要想学好英语,首先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语言的意义和目的。兴趣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材内容,围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及交际会话进行教学,以此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进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
第三,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的自尊心逐渐增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仅有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正确看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我以满腔的爱去关心和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沟通他们的思想感情,努力成为学生喜爱和信任的老师。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课后,我则成为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在生活中,我是他们的关怀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
第四,严谨治学,保持良好的教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我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做到热爱自己的岗位、乐于学习、教书育人,做到严谨治学。同时保持良好的教态。优秀的教学语言和教态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态积极,学生学习兴趣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加快,反之亦然。
第五,积极创造语言学习的情境。
目前的教材充分吸收了国际新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际语言活动,从而为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形式,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第六,不足之处:目前,任务型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交际法的延续。教师在课堂上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学生则是交流的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时担心学生的学习负担,往往讲解过多,而没有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知识传授的比例过重,语言实践的机会不足等。我将继续加强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力争成为一名具备现代素养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