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规划优秀范例2篇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语言,包括形状、颜色和质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由于学生背景和心理发展差异,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通过游戏和故事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遵守课堂纪律。教材涵盖造型要素、情感要素等,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教学重点在于掌握绘画与表现技能,激发情感与兴趣,同时通过美术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应采用实际生活联系、德育渗透等措施,鼓励学生展示才华,提升课堂趣味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优秀 1篇
一、教学情况分析:
在小学一年级,孩子们首次接触规范的美术课程。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新鲜、充满趣味与乐趣的体验。然而,由于每位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教育背景和心理发展差异,他们在绘画和工艺制作方面常常展现出不同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有可能导致学习进度的不一致,以及习惯的无序,进而给美术课堂的教学带来一定挑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了解形状、颜色及质感等美术语言,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工具,感受不同材料的效果,运用观察、绘画和制作等方式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2、欣赏自然界和各种艺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欣赏对象,阐述其特色,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造型游戏的形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开展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颜色和形状,并能用彩笔呈现多种颜色,体验不同材料工具的使用效果。使用撕、剪、贴、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2、探索泥土的特性,总结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并口头分享体验感受。
3、欣赏剪纸、撕纸和折纸艺术之美。
4、通过线描形式表现各种物体及丰富的色彩。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笔触和画材所带来的不同效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并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探究。
3、理解自然界事物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学会观察艺术作品,并对造型、色彩和情节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感想。
四、措施:
1、教师应结合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明确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示范,规范动作,为学生树立榜样,教会他们正确的绘画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3、选择富有儿童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励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4、关心学生的情绪,使用亲切的语言,营造轻松氛围,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大胆添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优秀 2篇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对于美术课的多种活动还缺乏了解。教师在教学初期要向他们介绍美术课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同时明确在准备工作、课堂纪律和作业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坐姿。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富有童真,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目前的新生中,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仍需在课堂中进一步提高。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涵盖造型要素、情感要素、造型广场和美术欣赏四个方面,既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又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我的伙伴、五彩的线、有趣的形状、灿烂的星空、奇妙的纹理、造型广场和欣赏组合。教材中包含名画欣赏、工具的认识与运用以及拓展活动的设计,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三、教学总目标
希望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感,拓展丰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以“五爱”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热爱美术、乐于学习和创作。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和艺术欣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欣赏中外优秀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其审美能力与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将注重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全面成长。
四、教学重点
1、造型要素:这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关键途径。通过点线涂鸦等方式,学生能够用线条表达情感,学习稳重的线、放松的大胆线,以及各种方向的线,以掌握绘画节奏,锻炼握笔能力和画面构图能力。通过表现肌理,学生能够理解肌理并用其表现主题。
2、情感要素:强调情感、直觉和兴趣,结合造型要素展开教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绘画的热情。
3、造型广场:泥工、手工制作和电脑绘画都是拓展型的活动。
4、美术欣赏:通过欣赏活动学习艺术知识,激发艺术情感。
五、主要措施
1、联系实际生活
例如,可以利用雨天的声音来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有助于启发他们的联想和回忆。教师示范人物绘画的过程,但在绘画技法上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毕竟他们才刚入学,在人物绘画的掌握上还需要时间,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以免适得其反。
2、德育渗透
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在教学中有效体现德育教育,把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和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作为目标。
3、展示学生才能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思维范围。可以通过与实际人物的比较,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4、运用尝试法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教师提供的工具进行绘画,给予他们自由创作的空间,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画圈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大胆创作能力,也能享受尝试带来的乐趣和自由。
5、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适当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