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6小时前

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共涉及38名学生,分析发现学生在20以内的加减法表现良好,但口算能力需提升,尤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上存在理解困难。教材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人民币和钟表的基本概念等,重点在于10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难点为进位和退位运算及物体位置的理解。教学目标包括熟练读写100以内数字、识别基本图形、进行口算训练、理解人民币和时间概念,以及通过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教学措施将采用游戏化方式,结合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有趣的作业以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名。通过对上学期期末的数学测试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上表现尚可,但口算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解决一些涉及”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理解上的困难。在面对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时,部分学生思维较为局限。在本学期,我计划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加强口算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图形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人民币的认识、钟表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分类与整理,以及总复习和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而难点则在于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角度感受物体的位置关系。整本教材旨在通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来串联各部分知识,不仅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内部逻辑结构,同时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数学知识体系与儿童心理特征的结合体现。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能够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个”,理解每位数字的含义,熟练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字。掌握100以内数字的组合、顺序和大小,并能用100以内的数字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物,进行基础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辨认方向(如前、后、左、右、上、下),并用这些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够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能够发现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4、能够进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口算,体验多种计算方法,并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练习。

5、认识人民币,了解其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进行简单的金额换算和计算,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6、理解钟面的基本构造,能够阅读整点和半点时间,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7、通过操作学习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的道理。

(二)数学思考:

1、运用生活经验对数学信息进行解释,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字描绘简单的现实现象。

2、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图形识别和方向位置辨认的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

3、积累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获得他人帮助时,能够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体验成功,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实验、归纳等学习过程,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并及时纠正数学活动中的错误。

5、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角度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尤其是数学思维的培养。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出适合学生理解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难且广泛的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特别是中等生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如动手实践的任务,并减少单调的练习题。

《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5923.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