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案(精选7篇)

教学计划3小时前

小学五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健康第一和快乐运动的理念。教学内容涵盖跑步、跳跃、投掷及游戏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学采取分组和互动的方式,鼓励男女生均衡参与,提升运动兴趣。教学目标包括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并通过多样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整体计划注重课堂趣味性与实效性,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享受运动。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1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体能增长明显,男女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男生通常活泼好动,积极性较高,喜欢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女生虽然因生理发育原因较少参与激烈运动,但也应注重培养她们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强化男生的体能训练,同时鼓励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男女生的均衡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我展示的信心,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2)通过体育锻炼,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3)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集体责任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弘扬体育精神,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包括田径项目中的投掷与跳远训练,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教学。

(2)教学难点在于耐力跑的呼吸技巧,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及过杆动作的协调与掌握。

 四、教学实施策略

(1)转变单纯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观念,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如何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也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及其变化,促进学生不仅“学会”技能,更能“会学”。

(2)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主题式和情境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教学目标更易实现。

(3)随着学生年龄和体力的增长,增加对抗性游戏和竞赛活动,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胜心,提升锻炼效果。分组教学时,采取男女分组或按体能水平分组,切实增强学生自信,提升运动兴趣,体验锻炼乐趣。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篇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运动”的教学理念,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认真做好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秉持“务实、创新、协作、进取”的工作态度,努力提升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质量,争取在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确保每节体育课扎实高效进行,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显著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加强教研意识,积极参与市、县级教研活动,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研专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加大对运动队训练的投入,严把训练质量关,力争在县级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具体措施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核心,注重基本技能与运动知识的教学,同时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1、精心备课,细致撰写教案,确保每节课教学内容充实、生动。

2、认真学习并贯彻国家体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掌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安排教学环节和方法。

3、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准备教学场地、器材及辅助用具,确保教学顺利开展。

4、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全面完成体育课程五大领域的教学任务。

5、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密度和运动强度,确保体育活动科学、有效,促进学生体质提升。

6、严格完成学生学期及学年体育成绩考核,注重资料整理与分析,指导教学调整,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7、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和积极分子的桥梁作用,定期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其成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有力助手。

8、加强教学纪律管理,落实安全保护措施,预防和及时处理运动伤害事故,保障学生安全。

9、课余时间加强体育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在普及基础上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做好运动员学习和思想行为的督导,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3篇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期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健康意识,推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强调创新与实用性相结合,确保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多以教材和教师为核心,目标不够明确,难以有效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新课程改革倡导更新教育理念,贯彻新课标精神,体育与保健课程发挥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作用。本学期将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体育卫生和保健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素质教育目标贡献力量。

一、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以跑、跳为主要训练内容,着力提升学生的速度和耐力。跑步练习包括短跑和耐力跑,目的是全面增强体能素质;跳跃训练重点发展弹跳能力,包含跨越式跳高、立定三级跳等项目;力量训练则以投掷实心球为主;技能方面则通过垫上体操和简单体操动作,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与身体控制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体育教学围绕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设定以下目标:

1. 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简易急救方法及体育常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2. 掌握快速跑和耐力跑的动作要领,熟练掌握一分钟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3. 通过系统训练,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稳步提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要求,五年级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快速跑、耐力跑、跳远和实心球投掷。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特别是姿势和动作规范的培养。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耐力和力量水平,这需要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教学进度安排:

1、跑步训练及相关游戏

2、跳跃训练及游戏活动

3、投掷技巧及趣味游戏

4、小篮球基本技术与比赛游戏

5、韵律操教学及游戏

6、武术基本动作训练

7、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8、学期末综合考核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4篇

 一、指导思想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以“健康第一”为核心指导思想,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和终身体育素养的养成,强调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富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多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明确评估标准。新课程改革要求贯彻体育新课程标准,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五年级的体育教学不仅包含基本体育知识,也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综合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提升民族体质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体育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中“水平三”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体素质水平合理选编。内容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领域。教学设计以发展速度和耐力为重点,结合趣味体育项目开展,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

 三、五年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1. 五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1至12岁,处于人体快速发育的关键阶段,身高、体重、骨架等指标均处于较快增长期,男生和女生在发育时间上略有差异。

2. 静息脉搏有所下降,肺活量持续增加,男生在身体素质的多项指标上略优于女生。

3. 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运动素质处于敏感发展期,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速度较快。

4. 部分女生开始出现初潮,生理和心理变化影响运动表现,教学中需给予适当关注和区别对待。

5. 五年级是学生大肌肉群发展迅速的阶段,力量和耐力的培养应适当加强。

6. 心脏功能显著提升,适量增加运动强度有助于心脏及整体体能的发展。

7. 大脑发育接近成人水平,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建议保证充足睡眠。

(二)心理特点:

1. 感知觉明显提升,视觉和听觉敏感度增强,动作学习应适当提高难度标准。

2. 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至约25分钟,能够同时关注多项动作细节。

3. 记忆方式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具备更好的自觉学习能力。

4. 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渐转向初步抽象,教学应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5. 性别意识增强,集体归属感和竞赛意识明显,喜欢集体活动和游戏。

6. 自我评价意识提高,敢于表达合理意见,遵守规则意识较强。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学习和实践基础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

 五、教学主要措施

1. 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参与感。

3. 丰富教学内容,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积极性。

4. 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逐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5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男生普遍活泼好动,富有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女生因生理发育的影响,参与剧烈运动的意愿较低,但部分女生具有较强的运动潜质。此阶段力量和耐力的敏感期逐渐开启,速度和柔韧性的发展稍显放缓。教学应注重男女生体能的均衡提升,重点关注大肌肉群的训练,同时逐步引导小肌肉群的协同发展。五年级是体能素质培养的黄金期,训练内容与强度需相应加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内容剖析

本学期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2)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

(3)身体健康维护与提升,

(4)心理健康的辅导。

其中,体育卫生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户外课程重点培训学生掌握实用运动技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锻炼,自觉维护安全与健康,落实“健康为先,安全为重”的教学宗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积极态度,激发其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表现自我的热情,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2)通过集体体育活动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规律锻炼的良好习惯。

(4)增强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弘扬体育精神,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田径项目中的投掷和跳远技能,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如武术的基本动作。

(2)教学难点:耐力跑中的正确呼吸技巧,跨越式跳高的助跑及起跳技术,以及过杆动作的规范执行。

五、教学内容安排

1、跑步训练

重点训练快速跑和400米耐力跑的中途跑技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跑步姿势,主要集中于50米和400米两类项目。

2、跳跃技巧

掌握跨越式跳高及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态及落地动作,重点强化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3、投掷训练

巩固原地投掷技能,学习上步投掷的基本方法,逐步掌握力量与协调的结合,重点开展上步投掷沙包的训练。

4、基本体操

开展跳绳(1分钟计时)和跪跳起等基础体操训练,配合日常广播体操的复习。

六、教学方法与措施

1、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强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

2、广泛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如主题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增强课程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3、随着学生年龄和体能的增长,合理引入对抗性游戏和竞赛活动,满足小学生的竞争欲望,提升体育训练效果。根据学生体质和兴趣进行分组教学,增强自信心,促进运动乐趣的体验。

七、课时安排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体育基础知识介绍

2、高抬腿运动,50米及100米短跑

3、定时跑训练(持续3至6分钟)

4、上步单跳练习,蹲踞式跳远技巧

5、单手和双手胸前推实心球,掷沙包技能

6、徒手体操练习

7、短绳跳跃训练

8、侧手翻基础,仰卧起坐训练

9、山羊跨越动作练习

10、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与小型比赛

11、武术基本动作及组合套路练习

12、韵律操活动

13、体育游戏

14、学期复习

15、学期复习与巩固

16、迎接抽测

各课时均穿插广播体操的练习与复习。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6篇

教学目标

1 跑步:继续强化50米跑的技术训练,注重摆腿积极,后蹬力量充足,动作协调自然。

2 跳跃:深入学习跳高的助跑技巧,掌握过杆动作要领,增强向上跃起能力。

3 投掷:掌握助跑投掷垒球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技术水平,强调助跑引球、交叉上步及转体挥臂动作的连贯性。

校本内容测试

1 跑步:培养途中跑的正确姿势,学习撞线技巧,动作轻松协调;掌握弯道跑的技术,懂得合理分配体力,增强速度和耐力。

2 跳跃:掌握跳高的全部动作过程,踏跳脚滚动落地,过杆时腿部摆动,脚尖内扣,身体微左转。

3 投掷:掌握实心球推抛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能力。

校本内容测试

教学内容

跑步:

1 高抬腿跑与后蹬跑(1课时)

2 蹲踞式起跑(1课时)

3 途中跑训练(1课时)

4 30米加速跑(1课时)

5 60米快速跑(2课时)

6 400米跑(3课时)

7 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走交替(2课时)

跳跃:

1 助跑单脚起跳摸高(3课时)

2 跳高训练(1课时)

投掷:

1 上步投垒球(3课时)

2 单双手推抛实心球(2课时)校本内容测试

跑步:

1 高抬腿跑及后蹬跑(1课时)

2 途中跑(1课时)

3 弯道跑技术(2课时)

4 终点冲刺跑(1课时)

5 60米全程跑(3课时)

6 400米跑(1课时)

7 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走交替(2课时)

跳跃:

1 助跑单脚起跳摸高(1课时)

2 跳高专项训练(3课时)

投掷:

单双手推抛实心球(3课时)

注:表示考核内容,括号中数字为授课课时数

校本内容测试

————攀爬、悬垂、支撑、滚翻、平衡

教学目标

掌握攀爬、悬垂、支撑及滚翻动作,增强身体力量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有人辅助手倒立

2 膝挂单手悬垂

3 前后滚翻技巧

4 分腿腾越动作

5 侧手翻训练

6 荡秋千练习

7 悬垂动作练习

8 相关游戏活动

注:游戏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动作掌握情况有机组合,以巩固与提升技能。教师可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为考核项目

————民族与民间传统体育教学

教学目标

学习武术操和民间体育游戏,提高动作精准度和身体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1 武术操表演

2 斗鸡游戏

3 抓尾巴游戏

4 推小车游戏

5 踩高跷活动

6 滚铁环运动

————体育与健康常识

教学目标

理解基本的人体卫生和体育保健知识,学会运动损伤的预防与简单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1 爬山与郊游的益处

2 田径运动起源

3 亚运会简介及体育欣赏

4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好处

5 脉搏和血压的测量方法

6 身体不适时避免剧烈运动

7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

8 关节扭伤的急救处理

9 肌肉痉挛的应急措施

10 运动中腹痛的处理方法

11 体育欣赏活动

12 低血糖症的预防知识

13 体育节相关知识介绍

————快乐体育与情境教学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快乐学习与运动的兴趣,促进集体参与,享受运动乐趣。利用节日等情境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

1 模拟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

2 祖国生日庆祝活动

3 体育节主题情境教学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了解校本课程内容,掌握皮筋游戏基本玩法,学会多种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参与比赛与教学,具备游戏改编与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1 掌握4-5种不同皮筋游戏

2 改编、延伸或创造1-2种皮筋游戏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7篇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五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涵盖了基础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运动、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以及健康知识等方面。其中,跑步、投掷和游戏是课程的重点。跑步项目包括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和耐力跑等;投掷项目主要是双手抛实心球和投掷垒球;而游戏则包括十字接力和截住空中球等。相比之下,武术和健康常识的教学次数相对较少,室内活动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技巧、支撑跳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的课程也具有一定的占比。

 二、教学目的

根据《大纲》规定,小学体育的教育目标为:“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普及体育和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提升民族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田径、球类和韵律活动的基本技术,培养运动技能,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提高基本运动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勇敢、坚韧的品质,同时遵守规则,促进团结合作精神。

3、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展现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4、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运动和健康知识,学习科学锻炼与自我保护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5、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提高身体灵敏度、协调性、平衡感、速度、耐力及力量,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6、使学生在参与不同项目运动中,体会到紧张与愉悦、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的心理感受,学会情绪调节,培养克服困难与抵御挫折的意志品质,增强身心健康。

7、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和竞争进取的精神,建立坚韧不拔、尊重他人和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一1、开学课:体育课安全常识(理论)

2、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

3、队列练习与游戏

二1、50米快速跑与接力游戏

2、站立式起跑与快速反应练习

3、韵律操(一)与射击游戏

三1、韵律操(二)与捅马蜂窝

2、600米耐力跑与放松操

3、立定跳远与跳远接力

四1、花样踢毽与踢毽子比赛

2、有趣的拔河与冲出重围

3、跳短绳与一分钟跳绳比赛

五1、走跑交替与变速跑(600米)

2、掷垒球与投准练习

3、单脚交换跳与大鱼网游戏

六1、队形队列练习:向右、向左转弯走

2、理论课: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

3、排球基础:准备姿势与移动练习

七1、排球:双手胸前垫球与小游戏

2、模仿操与柔韧性练习

3、武术基本步伐与基本手型

八1、队形队列练习与小游戏

2、双手抛实心球与力量练习

3、理论课: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九1、篮球:了解篮球及原地运球

2、运球练习与原地传球

3、篮球传球比拼与行进间传球

十1、技巧训练:前滚翻与柔韧性练习

2、技巧训练:后滚翻与游戏:贴膏药

3、400米耐力跑与放松练习

十一1、跳远与游戏:小手球

2、投准练习与掷垒球

3、球性练习与运球接力

十二1、武术基本手型与快速反应练习

2、武术基本步伐与游戏:争取胜利

3、技巧训练:立卧撑与叫号赛跑

十三1、兔子舞与大家一起跳

2、100米快速跑与复习队形队列

3、双手掷实心球与小小保龄球

十四1、复习与总结

2、身体素质测试

3、身体素质测试

十五1、复习与考试

2、期末考试

3、期末考试

若本资料无法满足您的需求,您可在本频道查询其他资料,或将您的需求发送至我们的邮箱。

《五年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案(精选7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927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