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20xx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该班共有38名幼儿,男女比例相对协调,年龄差异较大,个别幼儿在入园时表现出恋家情绪。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展现出良好的个性和社交能力,但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仍需关注。春季学期的教学计划将以创建全国示范园为目标,聚焦于多样化的生成课程和个性化教育策略,重点强调保育和安全工作,同时加强家园沟通。教学工作将侧重于情感教育、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并准备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
一、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共有38人,其中全托27人,半托11人。男孩22人,女孩16人,有30名幼儿从中一班升入本班,新增2名幼儿:李明和王欣,另有6名幼儿是从中三班转来的。本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最大的出生于20xx年8月,最小的为20xx年3月,因此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上学期末对幼儿进行的质量测评结果,结合开学一个月以来在园的表现,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反馈。
开学一个月以来,大部分老生情绪稳定,特别是新转来的幼儿李明和王欣,以及从中三班转来的黄凯、张宇、刘婷、李雪、张伟等,他们通过家访和电话联系,了解幼儿的情况,并且在家长的支持下,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李明和王欣在全托生活中也能够迅速融入,表现令人欣喜。不过,个别幼儿在入园时仍有些恋家情绪,如:陈晨、王乐等。大多数幼儿积极参加活动,个性活泼,如:刘浩、赵静、陈辉、李梅、张涛、王丽等,乐于表达自己,善于提问,并且关心身边的同伴和老师。本班幼儿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较强兴趣,尤其在音乐、绘画、体育等方面,能够迅速接受并参与其中,表现出色,比如:王欣、刘婷、李雪等非常喜欢参加晨操、音乐活动以及手工创作,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儿能够做到互相关心,礼貌待人,基本能够自理,能够主动与老师和同伴打招呼,交流顺畅,生活自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幼儿个体发展差异及家庭环境不同,班级中幼儿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部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容易分心,注意力集中困难,坐姿不规范;有的幼儿表现出较内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有的幼儿则比较好动,行为控制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幼儿仍有存在,如:王乐、李梅、陈晨等,他们的饮食习惯、用餐速度也有待改善,个别幼儿有挑食的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在新学期中耐心引导与帮助。
二、主要任务
本学期,我园计划参加全国示范园的评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围绕创建示范园展开。结合园务计划及《示范幼儿园的评估标准》,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兴趣与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成课程,探索基于幼儿个性化审美感受和表达的教育指导策略。
(一)保育工作
1、学习“幼儿园一日工作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按照作息时间组织各项活动,做到保教结合,确保幼儿的生活规律化进行。本班教师团体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班级保教工作,做到责任共担。
2、加强安全工作,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严格实施。帮助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确保幼儿在园内愉快并安全地成长。
3、重视接送环节,防范幼儿走失和冒领等问题,做好药品记录,配合医务室开展幼儿体检、预防接种和健康宣传工作。
4、针对个别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家园密切配合进行教育,鼓励幼儿改正挑食和厌食的习惯,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5、根据季节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增减幼儿的衣物和被褥,做好预防季节性流行疾病的工作,提高出勤率。
(二)教育工作
1、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幼儿兴趣,挖掘以生活为基础的园本课程,积极促成幼儿自主学习的生成网络。
2、注重情感教育,倡导人文关怀,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团结友爱的品质,注重互助、关爱他人的精神。
3、提升环境教育的影响力,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真正实现环境留给孩子,空间自主分配,通过设置自然角、游戏区等,加强环境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强调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坐姿、握笔书写姿势、倾听和阅读习惯等。
5、继续开展音乐与美术的教研活动,参与省级音乐课题“审美与快乐”的研究,探索“支架式学习模式”,促进幼儿的音乐审美情趣与表现能力;开展省级美术专题研究,增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开展艺术表现。
6、在家园共育方面:创设多样化的家园联系栏,定期更新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成长档案的收集与评价,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育活动。
7、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升幼儿学习习惯和态度,为将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