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课程教学安排
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卷考试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并减轻学习负担。为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教学计划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分层指导。复习安排分为三轮:第一轮为基础知识复习,强调系统性和知识整合;第二轮为专题复习,按主题强化理解和应用;第三轮为综合复习,注重应试能力和政治与历史的结合。复习措施包括积极教育、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开卷特点和因材施教,旨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指导思想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历史成绩的高低对中考总成绩的影响愈发明显。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以往单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还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知识面与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顺利升入理想学校,我在复习过程中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教材内容,强调复习过程的落实与检查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指导与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我校今年中考的总体目标。
二、复习备考安排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1、复习时间:20年2月—4月上旬
2、复习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及世界现代史,按单元和章节进行系统复习,根据课程标准及考点要求强化知识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复习方法:重点抓住核心知识。由于这一阶段是基础复习,重视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抓住知识线索、问题及重点,将分散的历史事实、概念与阶段特征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网络。采用“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和单元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确保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第二轮:专题复习
1、复习时间:20年4月中旬—5月中旬。
2、复习内容:
专题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专题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与改革。
专题四、近代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专题五、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六、国际共产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专题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
专题八、时事热点。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历史现象、概念、材料及结论的概括性与特征性认识。通过整理和系统化知识,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灵活应用课本知识,突破重点与难点,及时补漏知识盲点。
3、复习方法:采用分专题、分知识点的复习策略,利用知识网络进行专题复习。
第三轮:综合复习
1、复习时间:20年5月下旬—中考前。
2、复习内容:注重政治与历史的综合结合,适应开卷考试,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3、复习方法:本轮复习着重于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的结合,通过综合检测与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强化应试技巧及解题方法。通过中考常见题型展现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
三、复习措施
1、实施积极教育。复习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表扬,促使他们在自查中觉悟,在愉悦氛围中学习,定期检测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确保目标达成。
2、加强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研究,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与质量,保证复习课的密度与有效性。
3、抓住中考开卷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科学设计训练题,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
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分层教学、指导和要求,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20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