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2小时前

该总结报告展示了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重要进展,包括加强与多个高校的合作、深化“千企连百校”活动以及培育和优化创业项目。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建立合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参与实习与实践,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调研发现市区企业的技术需求,成功推动多项校企合作,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吸引了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然而,目前仍存在“双创”氛围薄弱、高校联络站功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下一步计划聚焦深化区校合作,促进高质量招商,引进更多高科技项目,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一、进展情况

1、加强区校合作。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联系,新签署区校合作协议4份。积极参与“我选择湖北,梦想在黄冈”项目,吸引超过25所高校的1500名大学生到黄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与实践。组织企业赴武汉理工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地进行招聘和人才引进活动10余场,成功解决企业用工问题300余人。林立新能源、中船重工黄冈水中装备动力等高校院所的产业化项目已经落户市区。目前正在与武汉学院进行城市学院的合作洽谈,计划在银行领域建立10个实习和实践基地。

2、深化“千企连百校”活动。深入调研市区120家规模以上企业,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40项。组织30家企业参与“千企连百校”活动共计9场,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对接交流28场,签署校企合作协议4份,邀请15名高校教授和博士担任企业的科技副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个。推动科峰、中粮、中船重工、青江化工等企业申报技术创新平台,激发企业的创新和创业活力。

3、培育和优化创业项目。提升大学生孵化基地的服务质量和效率,20xx年吸引大学生创业项目30个,孵化成功项目8个,培植如思勤智能、黄黄环保等创业品牌,全力优化双创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双创”氛围较为薄弱,协同作用不足;

2、高校联络站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外出与高校对接的机会有限;

3、高校产业化项目落户数量较少,创新创业平台数量稀少,规模不大,成长性不强,孵化的示范效应不明显。

 三、下一步计划

1、推动区校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将企业、高校及人才之间的联系进行融合,吸引各高校学生在我区创业和就业。

2、围绕区校合作进行高质量的招商,通过区校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等对接活动,引进高科技项目落户。

《创新实践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763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