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安排

教学计划3天前

七年级上学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旨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健康至上”为核心理念,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树立终身锻炼意识。针对七年级新生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建立统一的体育认知,提升身体素质。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涵盖田径、体操、跑步、跳跃等内容。教学改革将注重个体差异和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习惯。通过课间操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七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将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落实新课程标准,以“健康至上”为核心理念,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情,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新生刚踏入中学,来自不同的小学,背景各异,导致他们对体育课的理解和基础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体育素质、身体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新环境对他们的适应能力也有一定挑战,情绪波动较大,成熟度不足。在进行七年级的体育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统一的认识,打好基础。对于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设定新的目标;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发挥潜能,提高体质。

三、教学目标

(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1、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中学体育教学的常规要求。

2、认识田径运动及其基本规则。

3、认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4、掌握常用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

(二)运动技能

1、队列与体操:进行原地队列、行进间队列及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的练习。

2、快速跑技能:开展各类跑步练习,快跑的不同距离,进行接力和追逐跑的游戏,建立正确的跑姿。

3、耐久跑技能:学习正确的呼吸方式,进行不同距离的自然地形跑;通过定时跑、定距跑,提升耐力和速度,特别是800米和1000米的耐久跑。

4、跳跃能力与跳高技术的提升:理解纵向跳跃的基本概念,进行多种弹跳练习,掌握助跑摸高和各种过杆技术。

5、球类运动的基本技能。

(三)体能发展

1、提升速度素质:结合快速跑的技能,通过多种跑法进行训练。

2、增强耐力素质:结合耐力跑的技能,进行不同距离的耐力练习如跳绳。

3、提高跳跃素质:通过不同形式的跳跃练习提升跳高技能。

4、力量素质:进行持重物的健身训练。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改革

1、深入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的理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

3、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终身运动的意识。

4、实施民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体系。

6、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培养锻炼习惯。

2、每天坚持进行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3、组织班级的集体锻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自觉、长期的身体锻炼。

(三)课间操

课间操是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环节,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校将与体育组一起加强对广播操的监督与指导。

(四)开展探究式学习

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度,鼓励他们探索和发现,突出其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和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知识和健康理念,增强探究学习的能力。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5741.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