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体育课程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7个月前 (03-13)

本班学生年龄在13至14岁,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男生活泼,女生偏文静。教学应鼓励男生增强体能,同时引导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激发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教学目标包括鼓励课外活动、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提升运动技能,并增强自信与团队意识。主要教学内容涵盖跑步、田径、篮球、足球及排球等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和对运动的兴趣。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培养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

八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年龄在13至14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身体发育迅速,性别差异明显。男生活泼开朗,喜欢参与各种活动,而女生相对文静,更偏向于参与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鼓励男生增强体能锻炼,同时引导女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培养她们的锻炼习惯。

二、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

1、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和健康行为。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潜力,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三、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并基本掌握年级内选择项目的基本动作,了解相关运动项目的基础规则。通过游戏和简化比赛的方式,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发展其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并增强自学与自我保健的能力。

3、在全方位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类练习进一步提升灵敏度、速度与有氧耐力,了解营养需求和选择对健康的影响,结合自身生理特点,掌握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4、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认识身心关系,逐步掌握设定合理体育学习目标的方法,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克服学习中的挑战时,体验成功与运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在体育活动中的团队意识,识别运动中的不当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收集信息,并能对比赛与表演进行评析。

四、运动参与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了解锻炼的科学方法。

2、运用安全的方式进行运动,拓宽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升自学与自我保健的能力。

3、考虑自身生理特点,掌握在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内容

1、跑步(包括50米短跑、800米及1000米耐力跑、25米往返跑)

2、田径项目(立定跳远、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教学的重点:通过各项目的技术练习,提升跑步能力、有氧耐力、跳跃能力与肌肉力量,增强生活能力和抗疲劳的能力。

3、篮球(行进间单手投篮)、足球(变向运球射门)、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能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并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

六、教学安排

《八年级体育课程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72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