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体育课程教学规划(实用4篇)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体育艺术2+1”理念,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强调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结合健康常识如饮水、安全游戏及健康饮食。根据学情分析,学生活泼好动,但集中注意力困难,教学重心包括队列练习、跳绳、投掷与韵律活动,难点为跳短绳与协调性训练。各周教学安排细致,涵盖饮水重要性、运动习惯及多样游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团队精神。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增强体质,享受运动乐趣,培养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教师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计划 第1篇
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体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艺术2+1”的教学理念,我们旨在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使他们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锻炼习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年级有四个班级,学生平均年龄6至7岁,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表现出同龄儿童普遍的活泼和好动,兴趣多样,争强好胜,善于模仿和表现自己。然而,他们也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以及对劳动和困难的抵触情绪。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到,尽管在年龄和智力方面相近,但在个性发展上却显示出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胆子大,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而有的学生则比较羞涩,言语不多。整体来看,学生在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方面表现良好,但力量和耐力素质较弱,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教材分析
(一) 健康常识
1. 饮水的重要性:了解水对健康的益处,掌握合理饮水的习惯。
2. 安全游戏: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避免危险游戏并学会及时报告任何游戏中的意外。
3. 健康饮食的好处: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了解食物种类,养成不挑食和常喝牛奶的习惯。
4. 阳光运动对健康的促进:鼓励学生常到户外运动,增强免疫力。
5. 讲究卫生:不随意丢弃垃圾,培养热爱环境卫生的意识。
6. 口腔卫生:学习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二) 基本活动:
1. 队列练习:学生在统一指令下进行整齐队形的练习。
2. 拍手操:通过拍手动作进行的徒手操,增强节奏感,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3. 跳绳:简单易学的锻炼方式,分为短绳和长绳两种。
4. 基础技巧:学习象形、跪桥、前滚翻等动作,为多项运动打好基础。
5. 走与跑:教授各种走和跑的技巧,重视姿势与动作协调,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耐力。
6. 跳跃:学习基本的跳跃动作,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7. 投掷:学习投掷技巧,初步掌握投掷的运动技能。
8. 韵律活动:通过不同的步伐和动作,提升身体的韵律感。
9. 游戏:设计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游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经过综合分析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30米快速跑、立定跳远、跳短绳;
教学难点:跳短绳、韵律活动。
三、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2. 通过体育活动传授基础的健康知识,教会学生保护自己。
3.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姿势,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4. 帮助学生体验运动过程中不同的心理感受,学会调控情绪。
5.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树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周次计划进度
第一周
1. 饮水的重要性
2. 安全游戏知识
3. 健康饮食的益处
4. 阳光运动的好处
第二周
1. 早操的好处,游戏:快快排队
2. 跳短绳:连续并脚跳,游戏:小火车
3. 单脚交换跳,游戏:快快跳起来
4. 跳长绳,游戏:齐心协力
第三周
1. 跳长绳,游戏:单脚跳接力
2. 基本体操:拍手操,300-500米跑走交替
3. 基本体操:拍手操,300-500米跑走交替
4. 基本体操:拍手操,300-500米跑走交替
第四周
1. 基本体操:拍手操,300-500米跑走交替
2. 跳单双圈
3. 立定跳远,游戏:击木柱
4. 立定跳远,游戏:象步虎掌
第五周
1. 立定跳远,游戏:大象击球
2. 考核立定跳远
3. 上手持轻物掷准,游戏:挑战、应战
4. 上手持轻物掷准,游戏:穿城门
第六周
1. 上手持轻物掷准,游戏:美化校园
2. 上手持轻物掷远,游戏:打龙尾
3. 上手持轻物掷远,游戏:赛龙舟
4. 考核上手持轻物掷远,游戏:夹包接力
第七周
1. 跑几步起跳,双脚落入沙坑,游戏:投准接力
2. 跑步起跳,打移动目标,游戏:劳动模仿操
3. 劳动模仿操,各种走的方式
4. 各种走的方式,游戏:比哪组走得快
第八周
1. 各种走的方式,游戏:大灯笼、小灯笼
2. 各种姿势起动的跑,游戏:拍球比多
3. 突发信号的起跑,小篮球:两手交换拍球
4. 30米快速跑,小篮球:转身原地拍球
第九周
1. 队列队形:齐步走,游戏:小动物找家家
2. 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小球类游戏:拍球比多
3. 徒手操:头部运动、体侧运动,游戏:比哪组走得快
4. 活动性游戏
第十周
1. 30米快速跑,小篮球:移动中拍球
2. 30米快速跑,小篮球:移动中拍球
3. 30米快速跑,小篮球:集体打“保龄球”
4. 考核30米快速跑,游戏:传递球接力
第十一周
1. 不随意丢弃垃圾
2. 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3. 路上安全,游戏:大灯笼、小灯笼
4. 游戏:汉语拼音比赛
第十二周
1. 跳跃:单、双脚跳,韵律舞蹈:音乐伴奏韵律操
2. 投掷:持轻物掷远,奔跑游戏:老鹰捉小鸡
3. 跑:30米自然放松跑;跳跃类游戏:跳跃争先
4. 基本体操:小学生广播体操;攀爬:模仿动物爬行
第十三周
1. 快速短跳绳;韵律舞蹈:简单舞蹈的身体基本姿势
2. 跑:400~600米走跑变换;跳跃游戏:跳过短绳
3. 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小球类游戏:传球比快
4. 各种形式拍毽子;奔跑游戏:捕鱼
第十四周
1. 奔跑类游戏:“游戏”;攀爬:各种方式的攀登和爬越
2. 体育基础常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
3. 跳跃:立定跳远;小球类游戏:传球比快
4. 跑:30米快速跑;滚动与滚翻:前滚翻成坐撑
第十五周
1. 投掷:持轻物投准;奔跑游戏:“钓鱼”
2. 队列队形:跑步-便步;游戏:迎面跑接力
3. 各种方式跳短绳;韵律舞蹈:简单舞蹈的身体基本姿势
4. 基本体操:模仿操;奔跑游戏:“巧过拦截区”
第十六周
1. 跳跃:立定跳远;奔跑游戏:“你追我躲”
2. 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投掷:双手前抛实心球
3. 跑:各种接力跑或追逐跑;滚动与滚翻:前滚翻成坐撑
4. 攀爬:各种方式的攀爬和爬越;小球类游戏:“传球比快”
第十七周
1. 各种方式短跳绳;投掷游戏:投机活动目标
2. 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小球类游戏:“拍球比多”
3. 跑:各种接力跑、追逐跑;各种压腿、踢腿
4. 各种形式拍毽子;跳跃游戏:“跳过短绳”
第十八周
1. 各种压腿、踢腿;奔跑游戏:“巧过拦截区”
2. 单脚内侧踢毽子;奔跑游戏:“老鹰捉小鸡”
3. 跑:50米快速跑;跳跃游戏:“跳跃争先”
4. 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小球类游戏:运球接力
第十九周
期末成绩考核
第二十周
期末成绩考核
第二十一周
期末成绩考核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计划 第2篇
一、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基础较为薄弱,对动作和事物的结构理解相对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也不够坚韧。然而,一年级的学生富有活跃的形象思维,表现出语言和行为的欢乐与活力。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稳定,展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自信心不断增强。即便遇到困难,他们也能从容应对,且开始产生竞争意识。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特点着重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在锻炼中运用所学知识,持续巩固与提高。
2、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的队列训练,以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进一步增强体质,尤其是柔韧性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
1、每节课需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体育教学重点主要放在投掷和跳跃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安排投掷和跳跃项目的练习,例如投准、投远的训练和跳跃动作的练习。
3、进行七彩阳光广播操。
教学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动作上较慢,进行一些协调性练习时可能接受得较为缓慢。
三、教材
一年级的体育教材内容不再单纯追求运动技术体系的发展,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以发展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强调学生的兴趣,并有效落实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包含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同时也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其中包括:基本活动如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及轻器械)、走、跑、跳、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翻、韵律活动(包括简易舞蹈)、自我表现活动等;而游戏部分则有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以及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和小球类游戏等。这些内容强调“活动”,并以示例性为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玩中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多采用情境法和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
注意事项:
1: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应多采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2:小学生普遍好胜,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比赛环节来增强锻炼效果。
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让他们在运动中享受锻炼的乐趣。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计划 第3篇
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对上学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明白了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这些概念需要时间去深化,小学生们会在逐渐成长中体会更多的内涵。在春夏季节的体育教学中,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们普遍对于体育活动抱有热情,这让我们有信心可以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这也使得我们更加需要把体育课程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因为年纪小,接触的知识有限,眼前的一切对他们而言都是全新的。他们乐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耐性,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知识掌握较慢,特别是涉及协调性的内容时,力量较弱的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男生有活跃的性格,但缺乏组织意识,女生同样活泼,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通过游戏进行纪律教育,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与投掷(轻物掷远、接球)、体操(前后团身滚动和前滚翻)、队列训练、走跑练习(30米跑、300—500米跑走交替)及基本步法练习。这些内容虽然简单,却是学生们运动技能的基础,因此必须确保他们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应在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低难度,通过引导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出发,培养其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在锻炼中运用和巩固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2、从基础训练入手,增强学生的体质,尤其需注意培养耐力和力量。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基本队列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类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
学校的武术操和体操动作。
五、教学措施
1、教师应认真执行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确保每一堂课的高效开展。
2、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要根据他们自制力和理解力较差、情绪波动大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方式,充分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鼓励新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并勇于提问,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表扬。
4、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确保其跑步和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并及时给予肯定。
5、教师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融入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体育认知,实现优生优培,帮助后进生转变。
6、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计划 第4篇
一、全册教材
一年级下册体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中不同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而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体育活动,促进他们的身体与心理发展。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重点编排了基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的知识。在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将基本活动内容整合成一系列的练习,这些包括队形训练、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掷、滚动以及韵律活动等,这些都是极为简单且实用的身体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动作的技巧与方法,同时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友谊与互助的价值,培养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动作的理解相对较少,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动,多练,重视简单动作的学习,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从而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体育技能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简单的动作复杂化,亦不宜将竞技类运动的训练方法用于基本活动的教学之中。
二、教学总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掌握保护自身健康的基本方法。
2、学会多种基本活动、游戏与韵律活动,提升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
3、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体验乐趣,遵守规则,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1、养成端正的坐、立、行姿势。
2、进行队列和队形的练习。
3、学习小学生广播体操。
4、开展各种跑、跳、投掷的练习。
四、教学方向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致力于全面发展其个体能力,增强运动技能,进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在速度、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基本能力方面的提升。
五、教学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及相关资料,做好示范与讲解,确保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
2、采用多样化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多加练习,而教师则主要负责指导与纠正错误。
3、及时进行评估,采用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