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计划(精选4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包括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空间概念。教学内容将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来学习,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还将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差异,确保每位幼儿在已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师将通过趣味游戏、实际操作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在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已经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法运算,并理解了数字1-6的组成形式。他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索,他们的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动手操作和亲自尝试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力求创新与趣味的结合,来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
二、学期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6-10的数字组成和分解,体验总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培养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并感受加减的互逆关系。
3、教幼儿进行物体或图形的等分,并能识别物体的高低差异。
4、引导幼儿按照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在表格中绘制图形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寻找图形,熟悉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根据物体的数量差异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的传递性、双重性和正逆性关系。
6、使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并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和物体为中心区分左右,并能做出左右转动的动作。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习看整点和半点,并了解日历,知道一周中每天的名字和顺序。
9、让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了解它们的单位名称及其值的不同。
10、培养幼儿清晰地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和总结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与思考,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会快速、有条理地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了解7的分合,掌握7可以分成两部分的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并进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鼓励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编写应用题。
2、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运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
1、鼓励幼儿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找出三个相关的数字,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加减运算中的三数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识别其名称和特点。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教幼儿初步将物体等分为两份。
2、培养幼儿思维灵活性。
二、分成小杯游戏
1. 体验在水中玩耍的乐趣。
2. 观察生活中水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教幼儿学习8的组成,掌握8的分成两份的7种方式。
2、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
2、能辨认和识别圆柱体,感知基本特征。
3、基于动手尝试,幼儿能够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类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引导幼儿根据实物图选择答案图,并列出算式。
2、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点图列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点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根据点图列算式
学习观察两张点图,依据变化列算式。
二、按个数差异摆放图形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间,用波浪线标记表示差异个数。
2、教幼儿根据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1、学习根据分合式列算式,体验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2、学习9的加减。
第八周
一、修改错误题(一)
1、学习纠正错误算式,使运算结果正确。
2、复习9的组成和加减,熟练进行运算。
二、修改错误题(二)
1、学习三种纠错方法,让幼儿理解任意一个数均可进行修改。
第九周
一、双特征分类
按照运算方法和结果的数目进行算式归类,进行9以内的加减。
二、分类活动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第十周
一、认识时钟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并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特征。
2、了解时针和分针及其运转关系,能辨认整点和半点。
二、记录时间
1、让幼儿了解整点和半点的记录方法,理解钟点与指针的关系。
2、进一步感知时钟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第十一周
一、学习10的组成
1、要求幼儿有序进行10的分解。
2、引导幼儿从9的分合推导出10的分合。
二、学习10的加减
1、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图列出算式,学习10的加减。
2、让幼儿讲述与之相关的应用题。
第十二周
一、学习“0”的算式
1、学习有关“0”的算式。
2、复习10以内加减。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一)
掌握包含两个、三个加减符号的连续加减运算。
第十三周
一、认识人民币
1、认识十元以内的纸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纸币兑换,复习10以内加减。
二、超市活动
1、复习10的加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四周
一、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幼儿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让幼儿理解客体与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向不同。
二、依样接画
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排队规律的能力。
2、教幼儿发现规律并依次接画。
第十五周
一、学习四等分物体
1、指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四等分。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补漏洞活动
1、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缺口选择相应形状进行填补。
2、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学期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们逐渐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他们对20以内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探索,这也促进了他们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注意到,他们尤其喜欢动手操作与自主尝试的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力求结合新颖有趣的元素,以此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二、学期目标:
1、复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2、引导幼儿理解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通过反复练习,进一步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4、教授幼儿相同数相加的概念,为后续乘法的学习做好准备。
5、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物体的数量,快速准确地判断数群的大小。
6、学习等量代换和平均分配的意义,为今后除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7、帮助幼儿认知和比较50以内的数字。
8、引导幼儿学习100以内的整十加法和减法。
9、帮助幼儿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
10、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式加减法和竖式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1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并区分圆锥体与圆柱体。
12、认识椭圆体,能够区分椭圆体与球体。
13、学习时钟,巩固对一刻钟和45分钟的理解。
14、复习以主体为中心的左右概念。
15、通过数字格子和涂色活动,帮助幼儿感知面积的守恒。
三、具体措施
1、教师将严格按照数学教学计划开展相关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操作及探索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4、通过趣味游戏和实际操作,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
5、利用操作卡片辅助幼儿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
6、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与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大班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富有趣味的活动,帮助幼儿拓展和整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数学经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来认识事物的能力,以为进入小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条件,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并理解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班数学教学中,主要包括分类、排序和对应等基础知识,10以内数字的意义,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相关的几何形状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基本知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体和心理发展上存在个体差异,各个孩子在兴趣和能力方面逐渐显现出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认真开展数学活动。
三、学期目标
1. 教授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和倒数。
2. 正确书写1~10的数字。
3. 教幼儿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能快速且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数字组合。
4. 幼儿能够分辨实物或图形,并区分物体的高矮、远近。
5. 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和椭圆形,并迅速区分不同形状。
6. 引导幼儿学习从自身和物体的角度区分左右,会进行左右移动。
7. 培养幼儿清晰地描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归纳和总结相关的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并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
四、美术方面: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通过美术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用线条表现事物,还能培养动手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将按照教材的要求,为孩子们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1. 本学期的美术教学将重点放在绘画上,为孩子提供更多绘画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线条的定义,画出更清晰、符合要求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重视幼儿的上色技巧,指导他们在涂色时不超出线条,并按顺序和规律进行涂色,避免随意涂鸦。
2. 我们还将注重手工活动,包括印画和贴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其中的乐趣。我们还会穿插美术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从而提升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好地配合老师进行学习,增强动手能力。
五、音乐方面:
音乐是班级中深受幼儿喜爱的一门课程,孩子们喜欢唱歌跳舞,展现他们的活泼与可爱。本学期,孩子们将学习一些新歌,增加音乐小常识。除了简单的儿歌,音乐课程还将包含音乐欣赏、律动和音乐游戏。音乐作为一门丰富的学科,我们的教师任务是让音乐课生动有趣,让每位幼儿都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培养他们的表现力,让他们勇敢展示自我。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孩子们能够拓展知识,提升听力,轻音乐还能够帮助他们平静心情。
2. 尽管本学期没有明确的教材,我们依然会努力做好音乐教学,把音乐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真正热爱音乐,并敢于自信地展示自己。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而积极的活动,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观察、操作周围事物,并展开联想、思考和分析。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将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合理运用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和整理数学经验,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为顺利升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教师提供多样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运用各感官去体验和理解数字间的关系,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大班的数学教育重点包括数字的分类、排序和对应,以及10以内数字的概念,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几何形体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空间的初步理解。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生活环境、教育资源和遗传因素的不同,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孩子在兴趣和能力上展现出各自的特点,这便导致了个性差异的形成。教师在授课时应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带领他们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
1. 教幼儿学习1到10的数字认读、顺数和倒数。
2. 正确书写1到10的数字。
3. 让幼儿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4. 学习对实物或图形进行分类,并区分高矮、远近等属性。
5.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和椭圆形,并能准确区分它们。
6. 练习以自身为中心和物体为中心的左右辨识,学会左右移动。
7. 培养幼儿能够清晰表达活动过程和结果。
8.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总结和概括数学体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观察、比较、类推和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9. 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美术方面:
美术教育旨在帮助幼儿掌握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技巧,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这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将关注多样的绘画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绘画机会,以提升他们对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涂色时要强调规范,确保幼儿能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涂色,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手工活动方面,重点在于印刷和贴画,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操作,幼儿能在探索中发现创作的乐趣,并结合美术游戏,增强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动手能力。
五、音乐方面:
音乐是一门深受幼儿喜爱的学科,本学期孩子们将学习一些新歌曲,并增加音乐知识。音乐课将包括音乐欣赏、律动和音乐游戏,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内容,使每位幼儿都能沉浸在音乐氛围中,锻炼他们的表现力,让他们勇于展示自我。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有助于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促进他们的听力发展和情绪调节。
六、教学措施
在数学教学中,儿童的学习应是主动而有趣的,通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通过游戏等方式,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鼓励幼儿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