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保教育实施计划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全球关注,重视环境教育成为共识。我国自1983年将环境保护纳入国策,倡导在学校中开展环境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多种环节来渗透环保教育:在课前讨论学校周边的环境卫生问题,利用词汇教学了解濒危动物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借助课文欣赏自然之美并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及设计与环保相关的课堂练习和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如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人士普遍关心的话题,维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首先需要注重环境教育,这已成为共识。我国自1983年便将“环境保护”列入基本国策,并建议在各级学校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从小进行环保教育,倡导“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关注环境就是关注自己”。
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环保教育的内容,可以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词汇教学、课文教学、课堂练习及课外活动等环节中进行有效的渗透。
一、在教学前五分钟融入环保教育
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地上满是垃圾,我便会和学生讨论为什么广场国旗升起后会变成最大的垃圾场。原因无他,便是乱丢垃圾。“让垃圾远离我们吧!”;又看到长城上外国游客在捡垃圾,而我们国人却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嘲笑他们:“谁有病?”;还有一次,参加夏令营,我们的学生在拉斯维加斯的酒店因噪音被驱赶,这让我深感痛心,意识到我们环保意识的缺失。我会问学生:“我们的家在哪里?又哪里是我们立脚的地方?”经过这短短几分钟,学生们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了环保意识,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从自己做起。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词汇积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在词汇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在学习动物相关词汇时,如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国家对其保护十分重视,并设有保护区。同时也提及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均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常见的动物很多是在动物园中,它们的家园却受到威胁,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生活呢?通过这样的词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问题。
三、在课文教学中引入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从中外名作中精选而成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优秀的课文中,有不少素材可以用于环保教育。比如我们的教材中包含大量赞美自然风光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三亚落日》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欣赏自然之美,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唯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才能让自然之美得以传承。有些用以环保教育的课文,比如《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麋鹿》等,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在课堂练习中融入环保意识
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巩固知识,也可以设计环保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四年级的语文第三单元,有一个看图讨论的练习,除了复习句型、造句,还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远处青山绿水,近处的草坡上有人在野餐,海鸥在空中飞翔。这幅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并思考使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情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需要的。
五、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
虽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已包含了不少环境教育内容,但深度和广度仍需加强。我们需要通过多种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增强环保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提升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学习完《云雀的心愿》后,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愿,班级共同制定一份绿色宣言,还可以设计一些环保标语,张贴在校园中: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关心环境,保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