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安排
本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用知识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提升。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道德情操,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学生对计算机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运用能力薄弱,个别学生缺乏规范操作。计划通过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和分组教学,促使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并互相帮助。教材内容涵盖信息社会、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等,教学重点在于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信息表示方法。课程安排分为17周,包括基本常规、计算机知识、文件管理等,最后进行复习与考试。目标是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规范上机行为,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指导思想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核心,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塑造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将以理论为基础,坚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传授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应用为主导。在学生的机操作练习中,强调每位同学都要参与、积极动手。我们将着重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同时在教学中关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情操,以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七年级一班至八班的教学工作,每个班级人数较多,家庭中大部分没有计算机,因此学生的上机实践主要在校内进行。
1、学生对计算机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得尚不够扎实。
3、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比较薄弱。
4、部分学生的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一些学生键盘操作能力差,存在用一只手打字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针对以上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将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在本学期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入门并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3、规范学生的上机行为。
4、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为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七年级信息技术》,属于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
1、信息社会。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操作系统。4、熟悉“我的电脑”。5、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6、正确使用“回收站”。
教学目标:①了解信息及其特征。
②认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教学重点:
①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何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做好充分备课。
2、以详尽的讲解和演示教学结合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
3、耐心指导,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在娱乐中学习。
6、采取分组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9月7日-9月11日
学习常规教育
第二周
9月14日-9月18日
信息及信息社会概念
第三周
9月21日-9月25日
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信息
第四周
9月28日-10月1日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五周
10月5日-10月9日
国庆假期
第六周
10月12日-10月16日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知识
第七周
10月19日-10月23日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措施
第八周
10月26日-10月30日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九周
11月2日-11月6日
管理Windows桌面的技巧
第十周
11月9日-11月13日
Windows程序窗口与“我的电脑”的熟悉
第十一周
11月16日-11月20日
改变窗口显示方式的方法
第十二周
11月23日-11月27日
介绍软盘及U盘的使用
第十三周
11月30日-12月4日
探索“资源管理器”窗口的使用
第十四周
12月7日-12月11日
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建立文件夹
第十五周
12月14日-12月18日
文件夹的命名、复制、移动与删除
第十六周
12月21日-12月25日
如何有效利用“回收站”
第十七周
12月28日-1月1日
复习与总结
第十八周
1月4日-1月8日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