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案(精选3篇)

教学计划4个月前 (03-11)

本学期综合实践教学计划旨在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六年级的286名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活动内容包括情境设置、实践探索、问题解决等,强调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教学措施涵盖多种学习方式,如体验、探究和反思,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具体活动主题涉及雷锋精神、校园文明、社区观察等,通过研究与实践让学生深化理解,提升人际交往与信息处理能力,最终促进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1

一、目标与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激发积极情感,调动学生探索生活与科学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班有266名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与交流,了解到班级学生热爱学习与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渴望知识,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获取锻炼,受到启发,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创设情境设定课题

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将依据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研究欲望,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思考,并制定活动方案,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以解决问题。

2、重视感受促进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更是其中最具人文关怀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日常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侧重于活动过程和个人感受,强调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包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反思依据,从而激发新的动力。为了确保评价的有效性,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分享不同的活动方案,取长补短,促进活动的持续发展。

3、学习理论明确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理论书籍,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相关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解决,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加贴近预期目标,逐步完善。

四、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主题《心灵之旅》

1、情牵母校

2、探索网络世界

三月份:主题《亲近自然》

1、水果生态园

2、利用太阳能

四月份:主题《健康之路》

1、温暖的红丝带

2、勿吸烟宣教

五月份:主题《社会观察》

1、家乡传统习俗

2、走访民间艺术家

六月份:创意天地

1、日晷制作

2、了解啄木鸟——森林医生

3、制作电动小快艇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我负责六年级一班、二班和三班的综合实践教学。

一、指导思想

秉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拓展社会活动的视野,丰富知识和情感体验。活动课程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环境,具备一定的研究深度与意义。在开展活动课程之前,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学情分析

我教授的三个六年级班级共有三百多名学生,他们在过去几年中参与了多个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本学期,我将结合日照市倡导的文明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文明公民,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对周围环境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让学生认识日照的文化特色,关注父母的工作环境,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激励学生珍惜并热爱生活,配合日照文明城市建设的主题,教育他们成为文明人。

2、在能力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表达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实操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的重点由间接经验转向直接经验;让学生了解日照的历史人物,关心其未来,关注周围环境。

四、教学措施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合模仿、体验、探究、反思、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关注个性化培养,指导他们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内容安排

(略)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3

一、目标:

本学期旨在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学习和成长。结合社会热点和校园活动,我们为3-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同时也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与德育教育的紧密结合。

二、内容:

(一)本学期综合实践主题:

1、走进雷锋精神(5、6年级)(3、4月份)

2、校园文明提示语创作(3、4年级)(3、4月份)

3、我眼中的社区(5、6年级)(5、6月份)

4、我们的节日文化(3、4、5、6年级)(3-7月份)

(二)各主题的活动结构与汇报形式

1、活动一-走进雷锋精神

第一阶段: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了解雷锋的生平和事迹,掌握他的格言与精神。在班级内进行分享交流,并且以手抄报的形式整理这些内容,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手抄报)

第二阶段:在整理雷锋事迹的基础上,收集与雷锋相关的故事、诗歌、歌曲等,进行再创作,组织表演,并留存相关作品,以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搜集的作品)

第三阶段:开展“学习雷锋,我为学校奉献一份力量”活动,根据雷锋精神,学生选择一个活动进行实践,比如校园清洁、学习争优,或克服困难形成良好习惯。经过教师指导,确定活动内容,记录过程并保存相关资料,最好附上图片和体验日记。

第四阶段:将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雷锋事迹、格言、精神及活动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整理,并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活动二:校园文明提示语创作

第一阶段:收集并展示有关的公益提示语,进行共同交流。

第二阶段:分析提示语的功能和构成部分。

第三阶段:调查校园内需要提示语的区域,探讨创作的必要性。

第四阶段:创作校园提示语,设计提示语牌并在相应位置张贴。

活动三:我眼中的社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理解社区的概念。

交流:你住在哪个小区?小区有哪些特点?

二、根据住址分组,自由选择调查地点和内容,并设计调查表。

第二阶段:走进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目的是了解社区内平时被忽视的地方,激励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阶段:发现社区问题,交流调查结果。

展示调查内容,全面认识社区,讨论存在的问题,规划理想中的社区。

第四阶段:活动结果和评价

重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升学生在活动中处理、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活动四:鸟语花香,鱼儿畅游

第一阶段:参观,激发兴趣,产生研究欲望

带着问题参观你最关心的是哪个部分?为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做好记录,并思考参观后的感受,用一句话总结。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

1、交流提出的问题,确定小组研究主题。

2、各组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填写相关表格。

3、初步确定实践活动的方式。

第三阶段:资料搜集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上网、市场调查、询问)。

2、整理汇总资料,准备交流。

3、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活动内容,进行专题研究与观察。

4、组织实践活动(如养花、养鱼等),记录研究过程。

第四阶段:整理结果,撰写报告并交流汇报。

1、各组汇报研究结果。

2、验证观察结果。

3、撰写研究报告或整理活动过程,得出结论。

4、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过程资料留存:照片、小组分工表、收集资料、研究过程中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案(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231.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