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方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特别是在绘画习惯和课堂规则方面的培养。教材涵盖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等四个领域,设置20节课,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创作和学习。教学目标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升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促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知识要点包括平面形状和色彩的认识,手工制作技巧以及欣赏美术作品。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线条流畅性和色彩运用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情感。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明确学习态度,利用直观演示,选择有趣内容,并关注学生情绪,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1、由于学生从幼儿园转入小学,许多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容易分心。
2、学生在绘画方面的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规则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指导和示范。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掌握的技能和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存在差异。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价、综合与探索四个领域。本学期美术课程共包含20节课,教材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学习。教材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特性,内容丰富有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清晰、具体的形象。本学期特别强调绘画的基本形态,教授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打好基础。
1、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与兴趣,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知识教育要点:
(1)认识并运用基本的平面形状和常用色彩。
(2)通过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练习运用形状和色彩。
(3)学习运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掌握撕、折、拼、贴及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技巧,养成正确的绘画和制作姿势与习惯。
(4)欣赏祖国风光、儿童画及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3、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引导他们从无意的想象跳跃到有意的创造。
(2)在绘画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用笔和用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提升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脑协调发展。
(4)增强学生对色彩美和形状美的感知能力。
4、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2)让学生体会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参与艺术创造的兴趣。
5、全册重难点:
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形象记忆和创造能力。
(一)重点:
1、通过蜡笔或油画棒的方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察、回忆和想象中的动植物。
2、要求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均匀,造型夸张生动,富有童趣。
3、教授版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相关练习。
4、运用撕纸拼贴的技法进行简单的画面创作。
5、欣赏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中外儿童的优秀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学生的线条自然流畅,色彩鲜艳丰富,造型生动有趣。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初步造型能力,以及按步骤操作的惯性,发展发散性思维和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升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教师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特点,明确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演示,确保动作规范,成为学生的榜样,教会他们正确的绘画方法,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3、选择富有儿童兴趣的教学内容,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4、关注学生情绪,使用亲和的语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