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教学安排计划(实用5篇)

教学计划4个月前 (03-23)

本学期音乐教学计划旨在遵循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兴趣。通过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现他们对乐理学习的抵触,强调音乐课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发声训练和音乐欣赏,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计划中设定明确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措施强调因材施教、课堂多样性及加强思想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材内容涵盖歌曲演唱、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重点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与文化传承。工作中也将通过观察和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1篇

一、指导思想:

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特别是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识谱和读谱能力。更希望能改变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误解(如认为音乐无用,或将音乐课视为副课),切实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基本情况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大约有100人,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居峪村,少部分是从其他乡镇转学而来,他们都是少先队队员。虽然他们普遍喜欢上音乐课,但却不太愿意学习乐理,常常把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同时认为课本上的歌曲和流行歌曲都可以随意选择。部分同学对教师讲解谱子的过程感到厌烦,甚至在学习中感到困倦。五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学生将巩固已有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同时本学期所学内容也为今后几年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在乐理部分有所难度,例如涉及到升音符,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遇到挑战,但这些知识为他们今后学习五线谱打下基础。五(1)班的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歌曲学习速度较快;而五(2)班的学习氛围相对较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效率不如五(1)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 依据教材和大纲,重点教唱书本中的歌曲。

2. 每节课前安排10分钟的乐理知识讲解,随后进行歌曲的学习。

3. 教唱歌曲时,首先播放录音范唱,然后由教师进行乐谱讲解,接着教唱词,并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直到演唱准确为止。

4. 学完每首歌曲后,下一节课需进行检查,可以让个别学生上台演唱,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

5. 学习有记录,考试有反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音乐课程的价值。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控制气息的基础上,逐步拓展高音的范围;通过不同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提升表现力;在保持音时,要求声音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重音量的均衡和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掌握旋律的基本知识,如旋律的发展及其特点,进一步提升情感体验和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进入更深层次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精心备课,做好前期准备与复备,确保能高效授课,备课时结合新课标,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发展。

3. 设计每堂课的导入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形式多样,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5. 多观察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并将其经验融入本校教学,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也能从中积累经验。

五、教学进度安排:

二月份:第一课

三月份:第二、三课

四月份:第四、五课

五月份:第六课,筹备文艺节目

六月份:第七课,期末复习与考试

20xx年2月18日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2篇

一、本学期音乐教学任务与时间安排

本学期计划完成《人音版音乐课本》第十四册的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唱歌、欣赏、演奏和实践创造四个主要部分。其中,唱歌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正常教学周期预计为十六周,音乐课程每周安排一节,总计约十六节课。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我们将在每两个单元之间增加两节补充唱歌课,以强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地演唱本学期所学的歌曲,并能在演唱中展现情感。

2、通过音乐作品了解中国的南方文化及其历史发展;认识作曲家李宗盛及其代表作品。

3、熟悉云南民歌的独特风格,了解民族乐器的使用,模仿简单的云南舞蹈动作。

4、感受北欧音乐的地方特色,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认识三位重要的作曲家。

5、了解进行曲的特点,聆听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掌握其节奏与情感。了解巴赫、海顿及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6、认识贝多芬、肖邦与柴可夫斯基,熟悉他们的经典旋律,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与影响。

7、感受家乡音乐的独特魅力,体验民间音乐风格,并能情感丰富地演唱《渔舟唱晚》。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借助小组的力量共同展现音乐作品。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南方地区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意识到这些文化是国家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树立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接受多元文化,学习欣赏经典音乐,尊重各国优秀的音乐传统,并积极传承。

(四)学生现状分析

初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年龄较小,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唱歌能力各异。然而,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组织课前的短时才艺展示,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压力,敢于表现自己。

3、搭建学生音乐合作学习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学习,互相补充,力求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3篇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天性活泼,喜欢歌唱、舞蹈和各种活动,他们对音乐总是充满了好奇与兴趣。然而,由于课堂人数较多、年龄偏小,导致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普遍较差,因此在音乐素养上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我们需要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赞美声中不断提升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涵盖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了解音乐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彼此之间紧密相连。本学期的教学包括了唱歌、欣赏、器乐演奏和律动创编,具体要求如下:歌唱方面:学生需学习用正确的口型演唱,确保咬字清晰、呼吸正确,能够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方面: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和民间舞蹈,了解人声分类、乐器和演奏形式,感受不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器乐方面:认识并学习各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律动方面:要求学生在音乐节奏中与老师示范动作,发展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演唱

(1)了解演唱的正确姿势,并能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2)积极参与各类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声音,按照节奏与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合唱。

(4)运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来表现歌曲情绪。

(5)能背诵4至6首歌曲。

2、演奏

(1)学习常见打击乐器。

(2)能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进行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多种艺术表演活动。

(2)会配合歌曲和音乐用身体做出相应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基本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用唱名模唱简单的乐谱。

5、创作实践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和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感受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3、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拓宽文化视野,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

4、强调音乐教育的特点,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融入音乐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协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实践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合作能力。

难点: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鼓励他们勇敢自信地表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自制打击乐器。

五、教学措施:

1、将每位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通过音乐实践获得学习的乐趣和能力。

2、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受、鉴赏和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中享受成功,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实施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的特长,积极探索和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4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结合县级和校级艺术节的活动,明确音乐工作的重点与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计划。在此过程中,要对音乐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每个单元的重点与难点,以此为制定教学进度奠定基础。还需关注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态度、兴趣、音乐知识和技能基础。确保课堂前做好充分备课,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融入新课程理念,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与活力。

二、课堂教学

(一)唱歌部分

在进行唱歌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带着情感去演唱。教学中应创造与歌曲内容相契合的情境,引导学生领悟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进而使用音乐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会速度、力度、音色、节奏及句法等要素的特点,以便对歌曲进行更深刻的诠释。鼓励学生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进行创新尝试,并对自身和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避免简单机械地跟随教师的指令反复练习。

1. 紧紧围绕教材大纲,教唱所选歌曲。

2. 遵循先学曲谱,再学歌词的原则。教唱时应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或让学生通过钢琴视唱,培养他们的视谱能力。

3. 每学习一首新歌,要进行复习、检查与巩固练习,鼓励有特长或兴趣的个别学生进行表演。

4. 尝试合唱教学,让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部分

1. 在音乐作品欣赏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各种要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和声、曲式等。同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进入理性认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2. 激发并培养情感,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与满足。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5篇

教材分析:三年级第一学期音乐课教材一本,其内容归纳如下:

一、歌曲演唱:共12个单元。

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包括:

基础节奏与复合节奏型的学习,音高训练以及打击乐节奏的应用和巩固,包含八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等较难节奏。

三、音乐欣赏: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曲。

四、器乐:主要以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为主。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音乐两年多,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够识别简谱,并且在歌曲演唱中有良好的坐姿和发声方法。他们具备欣赏乐曲的基本能力。

根据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下是每周详细的教学计划:

周次、节次、授课内容、准备教具

一、1、复习上学期的歌曲,学唱《我的祖国》课件,2、第一课《我的祖国》

二、1、读谱知识:do,re,mi,fa,so《春天的故事》、2、打击乐练习,为《春天的故事》准备打击乐器

三、1、两首歌曲复习抽检。《勇敢的心》课件、2、读谱知识:DO,RE,MI,fa,so,la

四、1、巩固七声音阶《音阶歌》自制课件、2、《小星星》学唱

五、1、认知音的时值,歌曲《小兔子乖乖》、2、《多么美好的世界》

六、1、小测验,检查之前学过的四首歌曲、2、欣赏《动物交响曲》自制课件

七、1、音乐的速度变化,欣赏《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2、歌曲《五彩的虹》

八、1、《我们是一家人》、2、打击乐《我们是一家人》课件

九、1、歌曲《海洋之心》、2、感受音乐《夜的钢琴曲》《喜洋洋》

十、1、《爱的旋律》、2、排练音乐小剧《爱的旋律》

十一、1、歌曲《快乐的节日》、2、打击乐《快乐的节日》伴奏

十二、1、《练习曲》挂图,五线谱、2、找乐器的互动游戏

十三、1、《节奏的乐趣》、2、学唱《小马过河》

十四、1、继续《节奏的乐趣》、2、排练音乐剧《小马过河》

十五、1、继续《节奏的乐趣》、2、小组汇报《小马过河》的演出

十六、1、复习总结、2、复习总结

十七、学期末考试

《音乐课程教学安排计划(实用5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437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