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阶段教育与教学规划方案
我班有25名幼儿,主要为新入园的小朋友,适应幼儿园生活面临一定挑战。个别幼儿表现出霸道和攻击性,日常生活习惯需改善。班级将重点开展“自主探究课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叙事性智能。教师将积极进行教研,认真备课,创造自由游戏空间,开展潜移默化的识字教学。新学期开始时,教师将营造温馨的心理环境,复习上学期内容,并逐步实施新计划。重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提升保育工作质量,确保健康与安全。思想品德教育将通过榜样作用渗透文明礼仪,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珍惜资源。教师将与家长积极沟通,关注孩子的健康与习惯培养,促进家园共育,增强幼儿自主性与社交能力。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有幼儿25人,主要为刚入园不久的新生。由于幼儿们正经历从家庭生活向幼儿园生活的过渡,因此在适应环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霸道和攻击性,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上也有待改进。通过观察发现,班上幼儿活泼开朗,热爱玩耍、游戏、听故事和唱歌,但在日常生活常规和人际交往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喜欢推搡、争抢玩具,缺乏与同伴的互动,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为针对这些问题,我班将在本学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将勇于尝试将“自主探究课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叙事性智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会注重捕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点,灵活利用零散时间对幼儿进行多种知识的渗透,创造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在环境布置方面,我们将更新观念,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为主体,展现他们的思维和愿望。
1、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心得,与大家一起讨论。
2、认真备课,组织好每一次教学活动。
3、为幼儿创造自由游戏的空间,让他们在玩耍中体会快乐,并获得知识和技能。
4、开展潜移默化的识字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发掘他们的智力潜能。
5、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
1、新学期开始,稳定孩子们的情绪,营造安全、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尽快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复习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回忆春节的趣事,并逐步纳入新的教学计划。
2、常规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1)教育幼儿愉快地入园和离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随便携带玩具和食物。
(2)学会安静就座。
(3)学会自我保护,正确搬椅子、上下楼梯、使用体育器材、玩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时,遵循老师的指示进行游戏。
(4)学习整理和收放玩具。
3、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配合保健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消毒及记录。确保幼儿的水杯中随时备有适宜温度的开水,并提醒幼儿多喝水。定期检查幼儿指甲,防止抓伤情况。在春季,多带幼儿晒太阳、散步,享受新鲜空气,加强户外锻炼,每天保证幼儿至少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提供有趣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兴趣,鼓励每个幼儿融入集体活动。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提醒家长定期更换幼儿的被褥。保持室内卫生,每天进行消毒,确保空气流通,厕池、饮水池保持清洁无异味,保持桌面、凳面、地面干净整洁,积极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确保幼儿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量。
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幼儿模仿能力强,对事物的感知很快。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为幼儿树立榜样,教育他们诚实、勇敢、大方,懂得不畏缩。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文明礼仪教育,让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和同伴友好相处,礼貌待人,积极问候他人。教育他们关心和帮助他人,懂得讲道理、懂得谦让,不打骂他人、不说脏话。爱护公共设施,珍惜玩具和桌椅,不随意采摘花草,节省粮食,学会不挑食等。
五、家长工作
教师将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睡眠情况、饮食习惯等。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计划,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请家长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养成按时起床上幼儿园的习惯,避免迟到。培养孩子在用餐前、如厕后洗手的习惯,养成坐姿端正、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以及每天定时如厕的习惯。请家长定期为孩子修剪指甲,并教导孩子学习穿脱外套和鞋子、整理玩具等,逐步提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孩子在幼儿园不要带零食和玩具。提醒家长每天查看家园栏,了解孩子的情况、学习内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回家后主动与孩子交流幼儿园的事情,引导他们用完整的复合句表达。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关注孩子结交新朋友的情况,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带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给予他们一些自主的空间,保护孩子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