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安排2篇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核心在于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全员参与,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主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工作重点包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建立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体系、丰富语文活动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主要工作内容涵盖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严格执行教学常规、推动教学研究活动,以及组织各类语文活动与竞赛。教材分析显示学生之间知识基础差异明显,目标包括培养多种学习习惯、提升汉语拼音与书写能力、加强口语交际与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规范习作能力,力求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教学计划为核心,依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扎实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主题,通过教研促进教学,紧紧围绕课堂,努力实现“高效、扎实”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持续关注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建立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研活动。
3、丰富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语文能力。
三、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1)新课程理论学习。明确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学习新课程理念,树立新课程意识,服务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
(2)教学常规学习。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每位教师要定期自查自纠。
(3)信息技术应用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优化现代化教学手段。
2、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本学期将全面落实教学常规。
(1)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优化教育教学方式,确保教学要求切实落实。
(2)认真开展备课工作,教师应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并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加强组内听课与评课活动,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真实反映情况。积极开展评课活动,提倡教学民主,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3、积极推动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需探讨在新教学理念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互相听课,共同进步。
(2)继续研究新课程实施。重点关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五年级的习作指导和作文评讲,深化教学改革,力求“真实、有效”。
(3)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示范。
(4)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鼓励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除了参与学校规定的学习外,教师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学计划,提升个人素养。
(5)重视教学质量评估,认真开展教学测评,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重视学生口试与阅读量检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创新能力。平时作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可设计开放性作业,强调自主性,重视书写与朗读训练,将其纳入考核内容。
(6)开展课改研究活动。依照学校计划,举行汇报课,教师需以新的理念进行试验课与公开课,发挥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作用。
4、组织各类活动与竞赛,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1)举办读书节,展开读书竞赛。
(2)举行课堂教学汇报课。
(3)各年级组织学生参与专项竞赛,如书写比赛。
(4)作文兴趣小组加大辅导力度,培养写作人才。
(5)撰写论文与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各级评比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第2篇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目前共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22人,男生20人。学生的知识基础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非常少,当前有七名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其中,部分男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和学习上都显得比较随意,尤其是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整体表现相对较为落后。基本情况如下:
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并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他们是这个集体的核心力量。
这些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能够相互团结,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还有能力与后进生结对,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仍有待提升,竞争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弱但渴望进步的学生如王伟、李明、张磊等在课堂上有时不专心,学习态度较为懒散,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一定的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未能严格要求自己。
刘婷、赵小雨、郑妍妍、马小玲这四名同学是本学期的重点培养对象,希望她们在学习习惯和最终成绩上都能实现显著提升。
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本册习作部分已对习作要求、观察重点、写作技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指导,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写作知识。部分习作也安排了多种类型的范例,以便学生进行借鉴与迁移。
综合练习部分共包括七个内容,涵盖字词句训练、钢笔字练习、阅读与背诵、口语交际及毛笔字学习等,练习题目与本单元课文存在一定关联,但更多的是作为示例。在训练时需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同时要避免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为“倡导节约用水”,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重视他们的主动和积极参与。
三、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保持良好的习惯。
2、继续掌握有效的朗读方法,培养对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和背诵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人的习惯,能够自信地当众发言,声音洪亮,态度得体;同时要爱护学习用品。
5、继续学习钢笔字的正确姿势与书写方法,并形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毛笔字的正确姿势与书写方法,形成习惯。
7、继续培养关注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做到爱护图书,并保持该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使之成为习惯。
10、培养利用多种途径学习语文以及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及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能够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7个生字,并能按照字的结构写出规范、匀称的字。
3、继续提升用钢笔书写的能力,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毛笔字,了解不同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运笔特点。
(四)、口语交际
1、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理解并转述别人说的一段话和简单的事情。
2、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能够用普通话说出几句完整的话。
3、能够就听到或读到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够在众人面前讲话,做到语句比较流畅,举止得体。
5、在讨论问题时能够积极发言,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6、培养先思考后发言的习惯。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复述课文,并能进行角色朗读。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
3、能够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与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4、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绘的场景,掌握课文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通过字典学习生字词,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够阅读难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
(六)、习作
1、能够使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能够理顺次序混乱的句子。
2、学习有条理、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条理清晰的短文。
3、能够修改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认识破折号。
5、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进行自我作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