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个人教研活动计划
本学期小学教研工作计划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素质教育。教师需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个人教研计划,集体备课借助网络资源,以提高课堂效果。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测评,实施月考和单元过关制度。课程设置将结合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注重综合实践和学生特长发展,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深化校本研修,完善教研机制,强调教育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分享经验与提升教学素养。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成长。推动县级课题研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合作,力求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加强教研工作管理,夯实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1、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严格按照《小学教学管理规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及班级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教研计划,并确保严格执行。
2、依托学科组及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在三至五年级的语文与数学学科中,以河北远程教育网的资源为主进行共同备课。鼓励同科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式,最大程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整体提升整体教学效能。
3、定期组织教学质量测评和试卷分析,根据测评结果进行针对性教学改革,本学期将继续执行月考制度以及单元过关制度。
4、开展教师教案的观摩学习活动,推广先进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组织学生作业的评比,提升教师的课后反思能力,每位教师每周至少撰写一篇真实的教学故事或反思,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确保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安排课程,确保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同时尽量开设地方和校本课程。本学期继续坚持中华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
2、各学科充分利用课外学习小组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学生特长,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并制定活动计划,做好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发挥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讲故事、歌唱比赛以及书法比赛,通过文艺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深化校本研修,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1、完善教研组织及机制。严格要求教研组按照学校的教研计划认真执行,确保教研活动的效果,让教师在活动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分享,在共享中成长。
2、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要求教师将教育理论学习视为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动态与形势分析,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本学期计划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此外还会不定期进行学习;每位教师本学期应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一万字。
3、增强教师的网络研修意识,鼓励有潜力的教师建立博客,记录与教学相关的心得与体会,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要求教师分享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本学期教师网上听课不少于五节。
4、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即时教研活动,做好课例研讨,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按照县教研室的课例研讨要求进行讨论,主题研讨应做到六定: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定组织者、定主讲人、定议程,以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定期组织公开课和观摩课,确保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与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参与发言,把新课程理念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5、促进先进经验的交流与学习。组织优秀教案、课件、优秀课程及论文的评选工作,确保优秀教师能够发挥带头作用。
6、推动县级课题《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成绩提高因素的分析》的研究,力争在本年度实现结题。
7、加强与其他学校的联系。结合我校的实际经济情况,与兄弟学校共同研讨,取长补短,以促进每位教师都能向兄弟学校学习。本学期继续争取与手拉手学校多进行联系与交流。通过请进来学习,走出去锻炼的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