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北师大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与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数学概念与技能。重点包括理解余数的概念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认读和书写千以内的数及其大小比较,使用毫米和分米测量长度和单位换算。教学内容还包括方位知识的应用、角的识别与比较,以及简单的统计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学习,学生将提升计算能力并理解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教材强调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激发学习动机与信心。
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活动体验将物体均分,理解“剩余”现象,掌握余数的概念,认识到余数总是小于除数的特性。能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会列出竖式。
2、结合生活实例以及操作学具,理解千位的概念,掌握百与千的关系,了解三位数的构成,能够读取、书写千以内的数,并进行大小比较。能够口算整百数的加减运算及整百数与整十数的加减运算,能对千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估算。
3、在两位数加减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计算的关键,并能够进行估算和验算。
4、通过探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够预估两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5、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方位: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够根据指定的方向辨识出其他方向,并用方位词清晰描述物体位置,能够阅读和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的概念,理解角的组成部分,能够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识别直角,并运用直角来判断锐角与钝角。
7、在测量活动中了解分米和毫米,掌握它们与米和厘米的关系,能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8、经历统计活动,能够根据不同标准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类。
9、理解填表格和描绘方块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能够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学习千以内的数,提高运用数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增强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通过口算、笔算及估算的学习,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培养数感。探索数、计算及平面图形中的简单规律,提升比较、归纳、抽象以及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知统计的必要性。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类整理,积累数据收集与整理的经验,理解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提高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深化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表达思考。
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及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将一瓣蒜放入少量水的盘子中,测量并记录发芽后蒜叶的日长度,并通过观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与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分析从公园某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不同路线,比较各自的特点,选择最佳路线。在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主动运用模拟演示、摆放学具、绘图等不同方式,通过比较和交流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反思与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升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情感与态度方面:
从现实且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思考的魅力与价值。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
二、本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认读、书写千以内的数,并进行整百数加整十数的计算。
3、能够使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个位数连加的验算。
5、认知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几个方向,能根据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
6、掌握角的各个部分,并能够正确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7、能够准确口算、笔算一位数乘以两位数。
8、经历统计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千以内数的构成,正确读写并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3、能够用方位词准确描述线路图。
4、理解笔算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原理。
三、班级情况分析:
四、教学方法设想与措施
1、合理安排认数教学内容。在过去的教材中,认数教学从百以内直接扩展到万以内,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鉴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较少,缺少感受大数的现实素材,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在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千以内的数,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帮助他们将学习内容与现实意义相联系,形成数感。
2、本册教材将估算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结合口算和笔算。书本引导学生选择性地使用估算,有些计算只需要估计得数或在某个范围内,另一些则要求先估算再进行笔算。这种安排帮助学生领悟到估算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本册教材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线路图,这些内容不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4、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安排教学内容。之前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而本册教材继续教授分米和厘米,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提高实际测量能力。
5、结合相关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四次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重点让学生利用表内乘除法及有余数除法解决植树中的实际问题。“测定方向”利用指南针确认方向,找到校园主要景物的位置。“游览美丽的海滨”引导学生解决稍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你能跳多远?”使用统计方法探究立定跳远中的一些有趣现象与问题。
6、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注意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的结合。如余数是除法算式中的一部分,抽象出余数概念的基础是平均分的“剩余现象”。教材通过让学生平均分10支铅笔,并记录分配情况与结果,帮助他们发现分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剩余,从而为理解余数的概念提供现实素材。教材在加减法计算中引入了验算方法,通过“找错、改错”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验算的重要性,培养其验算的习惯。